第二卷 風華正茂淩雲誌 四十一 加官進爵(1 / 2)

郅都對獻帝的用意多少有所察覺,聽了劉備這話,不由得眉頭一挑,有些訝然的看著劉備,暗道這人不簡單。

事已至此,再在這裏也無用,劉禪心想真要到那地步,他就去找獻帝理論:“既如此,我們就先回去。”

許茹要留下來陪劉備,她可是擔心劉備的安危,劉備好說歹說,才把她勸走。

送走劉禪,劉備接著睡覺。這幾天經曆的事情太多了,心神大耗,真得好好睡一覺。一覺睡到天黑,郅都整治了一桌酒席,兩人邊飲酒,邊談天說地,越聊越投機,直喝到無酒方才作罷。

未央宮,宣室殿,群臣肅立,靜候獻帝臨朝。

陳黯站在曹操身邊,略一打量,發現劉禪雙眉緊鎖,麵有愁容,暗道不妙,壓低聲音問道:“少主,令父一案進展如何?”

“父親無罪!”劉禪對陳黯也不需要隱瞞什麼,輕聲回答。

“哦!”陳黯有些意外,好奇的問道:“令父無罪,少主當喜才是,為何愁眉不展?”

與劉備作對的是梁王,獻帝的弟弟,這可是一個極不好惹的人物。梁王在平定黃巾之亂時建有大功,其戰功僅次於曹操,聲名顯赫。更重要的是,他還是太後的心尖肉,他盯上劉備,獻帝雖是不願,權衡再三,也不得不舍卻劉備。

劉禪擔心的就是這事,一直想不到解困之策,陳黯一問起,方才想起陳黯對獻帝的心思極是了解,問問他說不定有解困之法。

“朝堂之上,不得私議!”廷尉張鷗的聲音響起。

劉禪到嘴邊的話隻得咽了回去,肅立靜候,心思如電,轉動不停,籌思如何才能讓獻帝放過劉備。

曹操站在陳黯身邊眼觀眼,鼻觀鼻。

“皇上駕到!”

太監尖細的吼聲中,獻帝身著皇袍,頭戴通天冠,大步而來。來到禦座前,獻帝停下來,轉過身,麵對群臣:“平身吧!”袍袖一拂,呼呼作響,坐在禦座上。

“謝皇上!”群臣站起身,各歸班列。

劉禪跪坐到矮幾上,臉色肅然,手中潔白的玉笏舉在麵前,一副眼觀鼻,鼻觀心模樣。眼睛卻不時瞄著獻帝,他現在最想知道的就是獻帝的想法,獻帝仍是穆穆威嚴的天子之態。細看之下,劉禪發現,今日的獻帝與以往大不相同,骨子裏透著一股輕鬆勁頭,要不是曹操劉禪他們對獻帝極是熟悉,還真不會發現。

“有事奏來,無事退朝。”獻帝輕啟金口,威嚴的聲音回蕩在宣室殿。

群臣好象商量好似的,目光齊集在曹操身上。曹操名重天下,位高權重,凡獻帝上朝,得由他率先上奏,他奏過了,才輪著群臣。

曹操站起身,衝獻帝躬身一禮:“皇上,臣有本奏。昨日,臣接得雁門太守馮敬的急報,匈奴萬騎急攻雁門,情勢危急。雁門乃是兵家要地,絕不能落入匈奴之手,臣已急令鍾會、程十七率軍星夜馳援。臣未稟皇上,即做處置,請皇上治臣擅專之罪!”

如此軍情,應當稟明獻帝,請旨定奪。可是,昨日因為劉備一案,沒有時間向獻帝稟明,直接下令鍾會、程十七出兵,真要追究起來,卻是大罪。

陳黯不明劉備昨日情形,暗自怪他糊塗,這可是大罪,責罰不輕。許昌、莊青翟二人不由得竊喜,等著看曹操難堪。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獻帝微一頷首,甚是讚許:“滿朝文武中,你最是知兵,此等事宜由你處置即可。”

陳黯提著的心放了下來,許昌、莊青翟二人大是失望。

“丞相是將軍出身,當年以區區三五萬之眾,在三個月內踏平數十萬吳楚叛軍,若論知兵,滿朝文武無人出你之右。”獻帝誇讚的聲音響起:“以後但凡有此等軍情,丞相便宜行事,不必請旨。事後,稟朕知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