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在這次跟秦書凱的較量中,自己的損失大了去了。
秦書凱從省城回來的時候,車子正好要經過劉大江家門口,到了地方的時候,劉大江也就順嘴客套一聲,秦縣長,到家裏坐坐吧。
按理,秦書凱也聽出這不過是劉大江的順口話,可是因為以前聽秦嶺振向自己彙報過,這位劉書記是個難得的清官,家裏窮的連普通老百姓家裏的日子都不如,秦書凱就動了心思,想要實地現場看看,到底劉大江家是個什麼狀況。
有了這樣的想法,秦書凱便順水推舟的應了劉大江的邀請,轉臉對身邊的秦嶺振,秦主任,難得劉書記地方請咱們去他家裏做客,咱們就別客氣了,順道進去坐坐吧。
秦嶺振稍稍一猜就明白了秦書凱的心思,於是也開玩笑的口氣,劉書記隻是邀請了秦縣長,也不知道是不是歡迎我們這些人一道去呢?
劉大江這種時候還能什麼呢,趕緊滿臉堆笑道,歡迎,歡迎,各位能到我家做客是我們一家人的榮幸,怎麼會不歡迎呢?
就這樣,幾輛公車一字型駛到了劉大江居住的區廣場上,在劉大江的親自引領下,一行人走進了劉大江的家裏。一進門,秦書凱不由愣住了,盡管之前秦嶺振曾經向他描繪過劉大江家境的貧寒,可是當自己親眼看到時,那種心靈的震撼力卻是無語言表的。
秦書凱簡直不敢想象,一個縣委副書記的家中,竟然會一貧如洗到如此地步,要是到劉大江在縣裏也算是兩人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可是直到如今,劉大江一家五口人住的還是60多平方的房子。
劉大江的老人去世一個後,現在還有一個,再加上老婆和一對兒女,擠在這六十多平方的房子裏,無論怎麼規劃,都無法想象,到底該怎麼安排。
劉大江習慣了別人第一次到他家時臉上露出的那種驚詫,見秦書凱一臉疑慮的樣子,便解釋,我們家裏雖然人口多,但是總的來,房子還是夠用的,老人年紀大了,是需要單獨一間屋子的,女兒也不了,又是個姑娘家,怎麼著也得給她一間房。
兒子就跟老人一個房間擠擠,睡覺是沒問題的,我和老婆平時就在客廳裏頭用沙發床,白收起來,晚上才放下,倒也方便。
劉大江越是這樣做出一副無所謂的表情,秦書凱心裏便愈加難受,他有些愧疚的口氣伸手握住劉大江的手,劉書記,家裏這麼困難,為什麼不對組織上明呢?哪怕是縣裏再怎麼困難,麵積稍稍大些的房子總是能解決的。
劉大江聽了這話,趕緊連連擺手,秦縣長,您可千萬別這麼,咱們紅河縣的經濟情況並不算很好,尤其是前些年,國有企業改製後,很多下崗工人,生活可是都比我要困難的多了,我家裏最起碼能保證一日三餐,日常開銷,可是那些下崗工人的生活,可就沒我這麼有保障了。
秦書凱見劉大江拿自己跟下崗工人相提並論,心裏對此人的佩服不由多了幾分,他詳細問道,按理,你家裏孩子也大了,怎麼經濟狀況就沒有大的改變呢?
劉大江笑道,兩個孩子,一個正讀大學,另一個當兵回來後,沒正經工作,每個月拿點錢不夠他自己花費的,老婆身體不好,一直沒上班,也有一些單位要照顧我老婆,不上班拿點工資,都被我給拒絕了,我作為一個縣委副書記,總不能以權謀私吧。
日期:017-04-0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