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主任,最近也比較忙,聚聚的事就過幾再,這個時侯打電話有什麼吩咐,盡管,大家都是老同事了!”

胡長貴知道該出目的了,就把自己打電話的目的出來,主要是想向劉大明了解,是不是受到市委表彰的掛職幹部都得到提拔了。因為劉大明也是掛職幹部,對這件事的了解比別的人多,

劉大明聽胡長貴的話就知道是什麼意思,肯定是因為秦書凱的事,自己和秦書凱是掛職幹部,單位隻有秦書凱受到市委表彰的。想到當時胡麗麗工作的事情請胡長貴幫助,後來知道胡長貴根本沒幫忙,導致胡麗麗的工作沒有結果,秦書凱因此就沒有證明張富貴和劉娟**的事,導致舉報張富貴的事失敗。

劉大明每想到這件事就恨秦書凱,最恨就是胡長貴,假如胡長貴在田主任前麵出力,其實是事一件。由此原因,就想看看胡長貴的洋相,於是就回答:

“老胡,大家都是搞人事工作的老同誌,要知道文件和執行之間是有很大差距的。從我了解的層麵知道,不可能受到表彰的掛職幹部都得到提拔,很多單位沒有合適的職位怎麼提拔,隻能等有職位再研究。”

劉大明這麼的時候,還舉出幾個活生生的例子,他們都受到表彰,就因為單位沒有位置,就沒有提拔。其實,劉大明知道受過市委表彰的除了秦書凱,別的人都得到提拔了,不過是職位的不同而已。

有了劉大明的話和受過表彰的掛職幹部沒有提拔的證據,胡長貴很有底氣,認為對秦書凱的事是想的過分多了,一個沒有關係的子,就是明顯的不給他公正待遇,他又能怎麼樣,最多發發牢騷,私下議論議論,不會出什麼大問題的。

現在的機關,有幾件事是按照政策來執行的,領導的意圖才是最大的政策,胡長貴認為心裏有了底,就知道該怎麼做,也就沒有把秦書凱的利益放在眼裏。

過了幾,胡長貴讓人事科拿出人員調整方案,走到田主任的辦公室,坐到對麵的椅子上,談了幾句閑話後,轉入正題,彙報:

“主任,上次向你彙報的關於科長人選的事,回去後認真的研究了相關政策和單位副科長人員情況,科長的人選已經初步醞釀,你看看怎麼樣?”

胡長貴完,就把這次準備提拔的幾個人情況和職位放到主任的前麵。田主任隨意的看了看一眼,很不在意的,你是分管人事的,人選你把關,再你是老同誌,做事我也很放心,到時候黨組會上不要聽見不和諧的聲音。

其實,田主任看到的名單,都是以前和胡長貴提起過的。心裏很滿意,這個胡長貴還是聽自己的話的,也能摸索領導的意圖。

胡長貴就彙報,科長的人選,陸長生最合適,主要是工作經驗豐富,善於協調人事,提拔他是民意所向,不會出什麼問題。

主任,既然這樣,我也不什麼,不過你要好好的完善,不要出什麼問題,方案完善後,過幾就開黨組會,討論一下,把合適的人選盡快推上相應的崗位,達到人事兩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