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嶺南之戰(四)(1 / 2)

<()

劉公公新奇地看向遠方,感慨道,“這趟差事,可算是長見識了!楊大人,你看,這從京師到嶺南,風景卻是截然不同。此時此刻,在京師,要麼是漫天飛雪,要麼是蒼黃一片,哪有這般生機盎然的模樣!”

楊炯聽了,笑嗬嗬地回道,“我大明,太祖皇帝以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為己任,定鼎天下,重塑山河,再現漢家榮耀。從奴兒幹到烏斯藏,從大漠到南海,這大明的疆域,是空前的遼闊。公公所見,乃大明風華之一葉罷了!”

劉公公看來頗為讚同,重重點了點頭,繼而轉換話題,“楊大人,我這靜極思動,趕來湊湊熱鬧,沒有給你添麻煩吧?”

按兩人之前說好的,劉公公本是停留在郴縣驛站。不成想,沒一兩日,他就待不住了。知道楊炯進軍嶺南,便鬧騰著也要南下見識一番。

負責守衛他的百人隊,對這不能打,又不能罵的活寶,完全沒辦法,隻得一路護送他南下。

楊炯聽了劉公公的致歉,拱手回道,“公公言重了!當初,請公公在郴縣等著,也是不想委屈了公公。這沙場征戰,既有刀兵之危,又有奔波之苦,若有照顧不到之處,還請公公包涵些!”

見楊炯如此表態,劉公公頓時喜笑顏開。

兩人縱馬徐行,一路說些閑話。

在楊炯看來,這劉公公算是一個靠譜且有趣之人。收禮就辦事,殺伐果斷,讓人放心。不僅如此,他還上過內學堂,詩詞歌賦,文章典故,信手拈來,很是有些學問,而且還沒什麼架子,熟了之後,啥話都願意跟你說。

聊了一會,劉公公竟然絮叨起他的往事來,“┄┄當日家徒四壁,咱家還不到十歲,便被狠心的爹娘,送進了宮,淨了身子。先是幹雜活,收拾宮殿,服侍有頭有臉的公公和女官。而後,承蒙幹爹照顧,上了內學堂,這才一步步開始上進了┄┄”

“┄┄都是人前風光哩!咱們這內官,權勢可是不比那些個外朝的官兒。僧多粥少的,就是想撈點油水,都得小心翼翼過活。”

楊炯耐心聽著,不時點點頭,以示感同身受。

見楊炯如此,劉公公更是苦大仇深地回首了一遍個人的苦難史和奮鬥史。

不得不承認,劉公公這一路走來,確實是妥妥的屌絲逆襲,非常的正能量!

楊炯正斟酌言語,想著來個膜拜式的總結陳詞,不料,劉公公畫風一變,問道,“楊大人,你我一見如故。咱家可是把你當成可交之人哩!不知大人,可是等同看待咱家?”

楊炯不明就裏,而後點了點頭。

劉公公繼續說道,“楊大人,你看呀,如今我有幹爹照顧提攜,這後半輩子,敢情不會落魄。唯一心憂之事,乃是後繼無人,等咱家百年之後,連個香火也聞不到哩!你說,這是不是可悲可歎呀?”

說到這裏,劉公公仿佛真是悲從中來,泣涕直下,不可斷絕。

這麼悲慘!必須同情!楊炯不作多想,忙不迭點頭。

劉公公見狀,揚起衣袖,抹了一把眼淚和鼻涕,小心期待地說道,“楊大人,我看你模樣俊俏,一表人才,是個人樣子。你看這樣可否,你生下兒子之後,過繼一個給咱家?咱家向你保證,絕對不會委屈了小家夥,所有的家私,都傳給他┄┄”

楊炯目瞪口呆。

┄┄

揮手攔住了手下人,周鵬強忍著襠部傳來的火辣辣的痛楚,慢慢鬆開綁著自己的繩子,身體一點點從馬鞍上往下滑。

待雙腳觸地,他再也支持不住,一屁股癱坐到地,咬著腮幫子,忍住**的衝動,不停吸氣,以便緩解疼痛。

幾日下來,當初寧為百夫長,不作一書生的慷慨之意,迅速被百夫長的辛苦疲憊所轉移。他任職的是,親兵營陷陣千人隊的一名百夫長,管著百把號騎兵。這些騎兵,除了少數有基礎的外,大部分都是和他一樣,之前並沒有接觸過戰馬。

在虎山軍中,較之同級別的士卒,騎兵拿著兩倍軍餉。這兩倍軍餉,不僅僅是騎兵重要性的體現,也是對其辛苦程度的一種補償。每日,都得親自飲馬喂食,半夜還要專門起來一次,多喂上一頓,或牽出去吃吃草。

馬無夜草不肥!

伺候馬,熟悉馬的習性,尚且如此折騰麻煩,還得迅速掌握騎戰的本領,這讓人頭疼。

周鵬隻得跟著有些經驗的老兄弟,虛心請教學習。戰事迫在眉睫,而且,聽楊大人話裏話外的意思,此戰,騎兵可能要派上大用場。既然軍情緊急,也就沒法按部就班慢慢來。

不熟悉自己戰馬,好,那就晚上睡覺也跟馬蜷曲在一塊。不會騎馬,好,那就讓部下把自己綁在馬鞍上。反正,把往死裏折騰就是。

要麼,迅速勝任百夫長。要麼,在百夫長這個位置,弄死弄殘!這就是周鵬的決心。

在周鵬看來,此次從幕僚到百夫長的任命,是楊大人對自己的器重和栽培。在虎山軍這種規則簡單,導向鮮明的虎狼之師,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軍功就是一切!自己想在虎山軍站穩腳跟,一路往上爬,靠建言之功,遠遠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實打實的軍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