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鍾南打算娶廖青兒、薑沫和杜小曼三人,雖然不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但也不是一時心血來潮。
說實話,三女對他一片癡心,他早就應該娶了回來。不過,一來是因為之前廖青兒和杜小曼的關係,有一些不夠融洽;二來則是因為擔心被人說三道四,所以才拖到了現在。
最初之時,鍾南曾經旁敲側擊過,廖青兒和杜小曼,都是反對和對方共侍一夫的。好在經過秋香的調解,以及長久的相處,兩人終於卸下心防,接納了對方。
至於當下明朝的社會風氣,還是比較開明的,男人娶兩三個甚至更多的老婆,他人並不會表示鄙視。更有甚者,專門娶些煙花女子回家,也最多被人私下討論幾天,風頭過後,就沒人關注了。
這種情形不僅是在普通人身上出現,在官宦群體裏,也是普遍現象。就連部分高官,有著“龍陽”之好,也不會影響其仕途。
由於鍾南的職位原因,加之廖青兒的身份也有點特殊,所以大家討論過後,達成了一致的想法:他們先作訂婚,訂婚宴也隻是小範圍地邀請一些摯交好友前來;至於婚事,要待到時機合適之時,再大行操辦。
對於這個決定,三女是誠心支持的。她們深知鍾南的高位,得來不易,自然不願去做擋路之人。何況,在三人看來,訂婚以後,她們的身份,也就成了被大家認可的鍾夫人,沒必要太在意其他的東西。
一切決定好之後,鍾府就開始為東家的訂婚做準備了。這些事情,都不需要鍾南去插手和過問,秋香作為大夫人,早就有了安排和打算。再加上鍾南的要求是低調行事,所以,外界暫時並沒有多少人,知曉尚書大人要迎娶三女的事情。
家裏的事情有秋香操持,鍾南就可以把重心放在朝廷上去了。
最近一段時間,內閣和鍾南的關係比較融洽,無論是首輔趙誌皋,還是次輔沈一貫和另外兩位群輔,都對鍾南和和氣氣的。這不,沈一貫沈閣老,今天還特意約見了他,說是晚間在一個新開的酒樓聚聚。
對於這份邀請,鍾南沒有推辭。雖然他覺得沈一貫不是什麼好人,但那也隻是基於原本時空中的曆史記載作出的判斷;實則兩人打交道的次數並不多,他也不知道這位後來創立“浙黨”的大人物,其真實人品到底如何。
所以,接到沈一貫的邀約之時,鍾南並沒有拒絕,他也找不到拒絕的理由。總不能因為一些原本記憶中的文字,就把這位內閣次輔給得罪了吧,這可不符合鍾南的處世之道。
無論是在原本時空之中的生活中,還是在現今的日子裏,鍾南都算是一個好相處的人。他不會因為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而和他人產生嫌隙;即使那人的風評不佳,他也不會在明麵上攻擊對方。
當然,對於那些“道不同”之人,鍾南也隻是保持著表麵上的禮儀,而不會與其過多來往。何況,在大明王朝生活了快十年的他,已經深知官場中的一些“潛規則”,少樹立敵人總歸是件好事吧。
傍晚時分,鍾南在小廝的帶領下,來到了兩人約見的酒樓。
明朝的官場,也流行酒文化。官員們私底下會經常聚在一起,或兩三人,或四五人;有時候,聚會的人也不一定全是官場中人,包括文化名人,或者著名商賈,都會是官員們的座上之賓。
不過今天的晚宴比較安靜和特殊,因為整張圓桌之上,隻有鍾南和沈一貫兩人。
看樣子,對方是要和他商量重要事情。鍾南臉上沒有絲毫異樣,“既來之,則安之”,安然落座之後,便靜等著沈一貫的下文。
“鍾尚書,小老兒今晚邀你到此,也並沒有什麼要事。”沈一貫開口說道。
眼見鍾南沒有接話,沈一貫繼續說道:
“我入京之後,公務繁忙,一直沒有得空之時。原本早就想邀請尚書大人了,隻是前些日子,大人也忙於他事,所以才拖到了今日。”
鍾南知道對方說的“他事”,是指陳克朋的那樁事情。不過對於對方約他前來,隻是簡單的吃飯聊天,他是不信的。因為兩個朝廷大員,私下裏單獨坐在一起,就已經不簡單了。
“我也早就想拜會閣老大人了,隻是軍隊裏的事情確實繁雜,一時脫身不開。”鍾南順勢說道。
“好說,好說。”沈一貫哈哈一笑,“今晚我們隻談風月,不談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