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猶如努力奔向軟子的精子一樣,渴求著生活能有生氣,但卻常常感到無能為力,是這可怕的競爭帶來的壓迫,還是自我放縱後帶來的迷茫,我都知道,但是就是沒有生氣。

周圍太過安靜,卻讓我感到適從,周圍太過喧吵,卻讓我感到不適宜,這人為什麼如此複雜了?我想要逃避,卻不甘放棄我的幻想,我的願望,我的動力,我的憧憬,因為我每追求到一個目標時,最後都發現我隻是在享受這個過程,結果對於我來已經無味了,我不禁懷疑,如果我的生活裏沒有追求時,這人還有什麼意義?追求到了之後又有什麼意義?而懶惰給我的放縱和沉逸,我卻如此的感到心安理得,然後去享受它!因為我在逃避,我在躲避困苦,躲避壓力,躲避種種不想麵對的處境,所以我又製定逃離與追求的秘密。一個一個的逃離,在折磨我,一個一個的追求在滿足我,我則欣賞它們帶來的滿足、痛苦和心理壓抑。

我了,就像剛剛思考的一樣,周圍太過安靜讓我感到適從,我喜歡這樣的適從,因為這是動力。

我出門了,就像我剛剛思考過的一樣,周圍太過喧吵了,讓我感到不適應,是社會適應能力差?不是,因為我有那個毅力,隻是我一直想要去滿足我的那顆自私的心靈。我一個生活,常常是享受著,孤單對我來是個奢侈品,隻有人多了,才會給我孤單的感覺,因為我的看待這生活的角度,好像與所有人都格格不入。

我需要去菜市場買菜,但不喜歡討價還價的感覺,卻要為自己的現狀著想,這可能也是我追求某個目標的階段,所享受的過程吧,我很矛盾,因為我要遵守“這些”嗎。而如果是沒有實現或完成,那帶來的對於我就隻是妥協和一時的抱怨。我想著用什麼東西去代替,但是沒有,這種精神與物資的脫離,就在折磨我,但我看待的角度不同,我把它看成生活需要,因為我還在生活。

我需要找朋友、知己,但沒有,能與我為伴的,我想這世間沒幾個,或全是,因為我自私,我想去索取,這是物質思想帶給我的,然而我後來喜歡獨處了,所以自我的道德約束給了我建議,不去索取,而是自我儲蓄,然後去幫助,這是精神思想帶給我的。

我要工作,滿足物質上的需要,這是必然的,但如果這工作是我精神上共鳴的,那它就不是物質動力,而是精神動力,所以它是興趣與熱愛。

我在步行街道上能遇見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可能是無知的“少年”,可能是有思想的“成人”,我屬於那個呢?

我回家了,買了些飲料,因為,我對於酒這個東西,沒有精神上的給予,其實也是實體體驗的排斥,所以不管是生活還是精神,酒都不適合我,因為我更喜歡飲料或茶,把它們裝裝是酒的意境其實也挺好,酒是不是個好東西,因為它不適合我,我評它不是個好東西,可是對適合的人,它就是個好東西。喝了飲料後,多了得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