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族驚天變,天地始初(1 / 2)

上古時代,地靈氣尚未枯竭,凡人皆可百歲,而動作不衰。而道法自然,眾生萬物皆可尋道,順應而為,乃得長生。而又有聖人將長生之法修錄成傳,希望能造福下。

而此時有成就極高者有:眾神之帝——帝,人族道尊——太清道尊,妖族大聖——東皇太一,海國老祖——鯤鵬老祖。

而後地劇變,地靈氣逐漸稀薄,帝率眾神上依伴道,建立庭,自此地兩隔。

鯤鵬率海國向東尋得地源,建立極源海域。妖皇占據南方,以自然林位據,建立二十六妖域。而唯獨人族曆經千年尋找未曾找尋到地造化,人族勢微,而後人族有大羅金仙大能,妄圖融下法,成為地五數,重新開辟無上功法,意圖使人族重新可以長生。可其間有奸人不願看到人族再起,遂挑撥離間,孤立該大能,又使詭計,使該大能走火入魔,心性大變,喪失人性,落入魔道。而後四處掠奪長生法,吸他人功,最後愈演愈烈,竟率領他的追隨者一同打上三十二重,帝震怒,親自出手,一掌將其擊斃於冥海,放逐了他的部下。

本以為此事就此結束,地也就此留下一段傳奇罷了,卻不曾想其屍體不滅不化,帝又派玄部三十六將布下兩儀寂滅大陣,意圖磨滅他的身軀。

但不曾想不但沒將其泯滅於地之間,反而被他的殘念利用,表象之下偷偷將自己的身軀消散於世間,尋找自己被帝打散的魂魄。

平靜百年之後

帝派人查看屍體如何,撤去陣法,發現屍體早已磨滅的不剩分毫。就在要回庭複命之時,地忽然震動,就在陣法中心,該大能的身神不斷凝聚,刻鍾不到,重新立於地之間。實力也遠勝之前,而後又向海國前進,挑戰鯤鵬老祖,進入鯤鵬老祖的羽中地後,片刻之後斷臂逃出,而鯤鵬祖師又派鵬十二子,冥鯤九將追殺。而帝得知他竟然沒死在鯤鵬老祖手下之後,派下九君追捕。

經過百年在大寂滅陣的另樣修煉,他竟然修成自創功法。盡管身殘,而他的力量卻不斷增強,在追逃中竟然愈戰愈強,不斷反殺。而他所逃亡的區域居然是妖皇:東皇太一的妖皇宮的地界。

而妖皇知道他的目標是向他挑戰證道,故向他表示願意和他一戰,並許諾敞開二十六妖域,任他恢複至巔峰。

而該大能居然啖己肉,飲自血,念自創功法,名為“不滅訣”。運轉半個時辰後重回巔峰,而又生出三頭六臂,三首各不相同,六臂各握不同武器,腳踏灰雲,準備向妖皇進攻。

而就在此時,空突顯三道光芒,定眼一看竟然是其他三位至尊,四位至尊各站一方,各持一旗,自成一世界,隔絕地。而圍觀的人神妖族也非路人,迅速歸位擺下“三十六都星鬥大陣”。

看著周圍的人,他才突然明白,妖皇所謂讓他恢複至巔峰不為其他,而是要他將散落於地之間的道身,神魂收聚一體,擊殺後無法逃脫這片結界地。

他不禁慘笑,看著四位至尊,諸神,妖族大能,海國諸將,人族道友,頓時怒火焚身。

“今日即便我道消身死,我也再回來!”人族大能向周圍怒吼“而我回歸地之時,就是改換地之日!”

(╯°Д°)╯

之後毅然揮向空。

“哼!”帝冷哼道“斬!”

結界不斷顫抖,七七夜之後,結界世界終於平靜下來。最後四位至尊將其屍首殘魂收於四麵大旗之中,而後鎮壓於不知處。

至此,地大劫告一段落,該人族大能被世人稱為“不滅魔”。而正是該人族大能這番大鬧,地靈氣竟然有了恢複之象,有人這是大能證道的功勞,也有人這是大能斬殺各族強者之後,位數有缺,故道重新運轉出生生靈氣以待新的強者誕生。真相是什麼沒人知道,而最後四方至尊立下合約,由於該法訣修煉之後神性不穩,極易走火入魔,為了避免這種事情再次發生,此後不得有人修行“不滅訣”,否則上地下,眾生誅伐。而之前追隨該大能打上的追隨者也被打上魔族標記,打入深淵,世世代代,子子孫孫受地焰苦,眾生唾棄。

千萬年後,地靈氣又一次逐漸稀薄,有修仙者創下修仙門派,門派內有聚靈之法,可供門徒修煉,有無盡求仙者想拜入仙門,以求長生。而不滅魔的也淪為父母嚇唬不聽話的孩子的故事,而不變的還是眾人修仙長壽的願望。

而燕州北方,晞海以西六十裏,數層山峰連綿起伏,而其中九座山常年覆雪,所以人們也成此處為九雲山脈。

“九雲山外九雲,九雲山上有九仙。

白玉台上桃花落,隻現瑤池不見仙。”

白雲之上,一個邋遢瘦道人,悠閑地躺在雲朵之上,右手支著頭,左手耷在腰間的酒壺上,朝著自家洞府悠閑地飛去。路過白露江畔時,雲停了下來,道人望向江旁一個鎮。

“嘿嘿,沒想到這裏還有個仙苗。”瘦道人笑道,於是又悠悠的往院子去了。

一個身著深藍竹葉紋錦衣的白玉少年在院內練習著吐納,而有淡淡白氣從鼻息呼出,運行完後,修煉起平常常見的“第三十六套鍛體訣”。在這個世界,修仙長壽是所有人的目標,而修煉仙法需得有大量資源,不是尋常家庭負擔的起的,而對於平常百姓來,最觸手可及的乃是鍛體法子還有簡單的吐納功法,而在燕州,鍛體法和吐納功早已是習武者的必修課,不但能益壽,而且還能增強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