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綿綿的細雨經過,空中懶洋洋地躺著幾片雲朵,它們並不像往常點綴在太陽身旁,而是悄悄地靠近太陽,遮蓋了它的光芒。
林,一個秦國邊陲鎮的普通青年,正在田裏耕作著,神色平靜,在旁人眼中,他看上去和周圍的農戶們沒什麼兩樣,可他的心中卻沒有臉上那麼平靜。
“秦國,想不到我竟然來到這座後世史書中的虎狼之邦。”
林本是後世1世紀一名叫王平的青年,渾渾噩噩地度過了學和初中,在高二開始努力,最後考進浙大,在這段努力的時間裏,他除了學習之外最喜歡的就是研究秦國的曆史。
“六星耀秦,興詔下。”
作為一個地處西方的中原國家,秦國有著生的政治劣勢,即其他六個國家都認為秦國是蠻夷之國,而秦的軍事力量,一開始也並不是很高,可這樣一個國家,卻能一統疆域,建立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必然是有它獨到之處的。
王平在研究秦國曆史的時候,認為秦之勝於其他國家,首在用人,秦國用人不論其出身,如秦穆公五張羊皮紙換回的百裏奚,而六國還是延續了周朝的宗法製,任用的人多是貴族,而這也是後來六國改革不如秦國徹底的原因。
來到秦國已經三了,林已經接受了自己的名字,因為王平這個名字屬於貴族特有,而他隻是個黔首,不配擁有姓。
這三林一直在探尋自身的處境,時值秦王政十八年,秦滅韓之戰已經結束,以此為起點,拉開了六國滅亡的序幕。
作為一個公士,位於二十級爵位製的最低一級,林對於這場聲勢浩大的滅國之戰興趣不大,因為他作為社會底層,並不能參與進去,而且就算參與進去,他也不能發揮什麼作用,在來到這個世界後,他就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勝於古人的,絕不是智力和武力,而是對未來格局的認知以及自秦以後的所有思想的認識。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何等的才能,才能吞並六國;何等的驕傲,才敢自稱德高三皇,功蓋五帝。五千年來唯一一位千古一帝啊。
林一邊在心中感慨,一邊也在規劃著自己日後的出路,依靠著努力種地,加上林的父親戰死沙場後襲下來的公士,林可以獲得一頃土地,相當於100畝,看上去似乎很多,可聯想到秦國時的收成水平,再加上泰半之賦(一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作為人頭稅上交),實際收成並沒有多少。
林死去的父親並不止給他留下了爵位和地,還有一座住宅和一個奴仆,所以有時林苦中作樂想想,其實自己並不是一無所有,隻是眼睜睜看著重大曆史事件發生卻起不到什麼作用,難免有一種無力感。。
這時,有一群人在旁邊聚成一堆,像是在討論什麼事情,林好奇地湊了過去。中間一個中年漢子,興奮地道
“大王對趙國宣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