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90年月9日
星期六
氣:陰雨
心情:同氣一般
每次下筆都會顯得那麼猶豫。沒辦法,誰讓我隻是一台手機呢。
最近又是躁動的一段日子呢。
聽米聯盟一年一度的新品發布會又又又又又要開始了。
(
哦,為了日後手機們能明白我的一切,——當然,前提是我的這一本的隨筆能被後來者發現——我還是把現今手機世界格局明白才好。
我們這個世界的物種,是由手機的形式存在的。機以群分,相同或有相似特點的手機群聚一起而形成一個類似於部落的“聯盟”,以如今的世界通用手機語顯示為“hebileAlliane”。全球的聯盟屈指可數;還有部分未開化的部族,不過他們不為當今幾個手機正統聯盟所齒,此處便不再贅述。
不過,單以手機為軀殼而存在於世,磨損消亡便不可避免。於是,早期,全球各家手機正統聯盟便各為單位,開發適於手機居民們更新換代的”軀殼“,並年年冠以“新品發布會”的美名,白了,不過就是一場場大型的僅限於更換外殼的起死回生之術的表演現場罷了。
嗯,真應了當年那句,“科技以換殼為本”。
不過,再後來,這句話出這句話的人早已成為後世的笑柄。
是這樣的:起初,各家聯盟開發新品外殼,隻是為了滿足自有居民的外殼的更新需求。後來,米聯盟的一代新品研發學家,在手機機體實驗時,發現了不同聯盟的新品可互相套用,一家之手機可為另一家所用。(注:這在現在不過是一個常識罷了,但在當時,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發現,真的。)後經米聯盟高層決議,秘密研發適用於全球手機公用的不局限於外殼新品而為手機應有的一切軟件硬件新科技,以發現這個秘密的那一代米聯盟科學家為主導。由於後世將那一代米聯盟科學家成為“那米之子”,這個計劃被稱為“那米計劃”。
再後來,米聯盟向全球手機正統聯盟公開了這個計劃,並在同年發布了手機史上第一款“機造機”。當年的新品發布會,米聯盟科學家在眾目睽睽之下,將一台即將報銷的手機起死回生,——以名為“克隆”的高新科技為手段——原來的舊手機擺脫之前的舊軀殼,在新品手機上滿血複活,各項指標全綠!
那一日,手機世界為之沸騰!
那一日之後,手機世界的競爭便不再局限於新品科技競爭了,各家手機聯盟將更多時間精力和資本投入到浩浩蕩蕩的“機造機”研發當中。
不為了什麼,米聯盟的“那米計劃”計劃書上全寫著呢,“非米聯盟成員使用米聯盟新品‘機造機’的手機居民可自由選擇加入米聯盟部落與否”。
這不是搶機嗎?這哪家部落高層能忍?你想玩是吧?行,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嘛!
於是,那年的米聯盟改變了手機史的前進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