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金殿封王(2 / 3)

端門依然緊閉著。

關城上燈火通明,有全副武裝的甲士在大將的統領下全神戒備。

就連端門外的廣場上,都駐紮著披甲的重步兵和重騎兵,門前還擺著拒馬,目光警惕的盯著官員們。

卯時一到(淩晨五點),鍾鼓樓上響起了鼓聲。

監門衛、門下省城門郎以及當值守城的軍士,幾支隸屬不同的兵馬,開始核驗門符、鑰匙,經過重重的核驗一步不誤,這才開始打開宮門。

宮門緩緩打開,拒馬也被搬開。

左右監門衛的軍官開始搬了桌子出來,擺在門洞前。

按規矩,唱門籍,驗魚符。

軍官那裏有一本厚厚的門籍,就是提前把有資格入宮的官員們登記建檔,每天進去前都要核驗,除了要名字官職等對的上,還得相貌特征對的上,最後官員們還得出示最重要的魚符驗對。

官員們的魚袋裏,都裝著枚魚符,這枚魚符官員們保存一半的右符,左符則存於內庭,做為底根,魚符的中間有個同字,當兩半魚符合二為一的時候,那個同字就剛好合上,整個魚符完整如一,稱為合同成符。

魚符內除了那個同字外,還刻有持符官員的官職名字。

唱籍驗符是個很複雜繁瑣的過程,每天都要耗費很多時間,今日唱籍驗符則更是格外仔細,要經過三遍驗證。

不過沒有誰不耐煩,都知道眼下屬於特殊時期。

不管你是宗室的親王郡王還是三品親貴,又或皇親國戚,此時大家都帶著些對未來的一些未知的不安。

就算是秦程牛周等一些昨日參與勤王靖亂有定策擁立大功的勳戚之家,此時也越發低調。

等百官們都通過查驗進入宮中後,又在禦史的監督下重新整隊,然後在內侍以及宮中侍衛的監督帶領之下,一路穿越整個皇城,前往更北的宮城。

貞觀殿。

是洛陽宮中僅次於含元殿的第二大殿。

平時日朝,基本上是在含元殿的西邊宣政殿舉行。

皇帝有時與宰相議事,或召臣子奏對時,則在宣政殿之西的同明殿或億歲殿,所以一般含元殿大朝會,貞觀殿朔望朝會,宣政殿稱為常朝,而同明殿稱為內朝。

今天是朔望朝會,規格僅次於大朝會,但朔望朝會其實也是帶點禮儀性質的,皇帝跟中低級官員們也見見麵,不談什麼具體事務。

日朝反倒是有處理日常事務的功能。

今天是新太子正式見百官,所以又不一樣。

充當儀仗隊的三衛,今天也是早早到齊,分為五仗。

一曰供奉仗,以左右衛為之,二曰親仗,以親衛為之,三曰勳仗,以勳衛為之,四曰翊仗,以翊衛為之。

這些高官子弟的儀仗隊員,都年輕英俊高大帥氣,每人都還戴著插著鳥羽毛的鶡冠,身上穿著緋色的衫裌。

五曰散仗,以親勳翊衛為之。他們都穿著緋色的倆當服,上麵繡有野馬。

這群貴族子弟帶刀捉杖,早早列坐於貞觀殿的東西廊下。

又左右千牛衛以四十六名千牛備身、備身左右、備身帶禦器械,立於內廊閣外,號稱內仗,以左右千牛大將軍統領,中郎將二人押之。

以左右金吾衛大將軍,領六十四名金吾衛士隨其後。

朝堂左右又置引駕三衛六十四人,以左右衛、內三衛年長強直者為之······

從貞觀殿門內,再到殿門外廊內,再到殿前台階上,一直到廣場上,儀仗隊一隊接一隊,各種名目。

且來自各支部隊。

有來自南衙十二軍裏的內三衛,有來自南衙十二衛的外衛番上兵,也有來自北衙十二軍禁衛。

各支部隊,你幾十他幾十的,全是些長的高大英俊,威武帥氣的將士,往那一站,特別是穿著那袍服也都非常特別,確實讓整個朝會的氣勢都憑添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