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暗影遮星,紫微格命(1 / 2)

傳,三萬年前,帝少昊率領神人族於三十三外,神跡虛空內,與神魔族廝戰,戰火已燃,兩大種族畢功於一役。星辰崩裂,時空破碎,是生存,是延續,是掠奪,是毀滅,誓言與理念在隕落中煙消雲散。

戰至最後,惟剩帝一人,也已道心破裂,周神輝暗淡無光,眼眸深處,錚錚魔炎。為了保留神人族的火種,帝以終身修為,引祭六十四方太古神器,鎖閉神跡虛空。隕落前,拔下玉簪,口授諭後,遂擲向三十三內,落於人間。

一千年前,衛國創立。衛太祖貪狼入夢,詔下方士解夢。

一時佛道名宿齊集帝都,為太祖解夢。卻皆未能讓太祖解惑。一年後,不周山周陽觀觀主虢府子得道羽化,行前頂上若有騰雲,又似朝霞,隱隱堪見磅礴大道。不周山上一道七色虹光遙駕蒼穹。

七日後,虢府子大弟子貫青上人遣弟子入中都,稱攜祖師法旨。

隨後衛太祖令中車府大執事率虎賁衛入漠北,滅單胡。迎碑入京,立於紫金山,建紫微宮祀之,享下香火。太祖駕崩後,太宗皇帝更名為先名碑。

鬥轉星移,滄海桑田,衛國也早已滅亡,傳國二百餘年曆九世。後李吳代衛,入主中都。又三百年,藩鎮重將黃覺鄧肆擁兵自重,趁東胡南侵,稱帝起事,流毒下。自此吳亡,帝國分裂為秦、趙、涼、北燕、夏、韓、巴蜀、南詔、夜郎、粱、楚、南唐、後吳,越,齊、東魏等十六國。後百年間連年征戰,殺伐不休。民生凋亡,餓殍千裏。

後燕靖兩遼,厲兵秣馬十四年,入山海關,平定吳後之亂,囊取下,更國名為大燕。後崇武中興,出兵收複山、燕山一帶。

燕傳十七世而亡。武周遂立,屹今兩百餘年。如今遼東被室韋割據,吐蕃西立,北邊突厥、回鶻並起,西夏中生,占據著玉門關至雍涼一帶。神宗年間,因胡禍遷都江南,賜名江都。

保慶三十二年七月初十夜,欽監觀到紫微星芒變弱,破軍勢凶。

“玉衡失魄,樞降禍”,一個身穿五爪龍袍,頭戴冕旒的男子負手於窗前,手中卷著一團紙,麵北而立。口中微微自語,風吹進來,置於案牘上的琉璃紗燈中的火焰有些輕微的搖曳。

站於桌旁的老太監心中不忍,近前執手勸道:“陛下,雖正七月,也得防著風寒啊。”

“長安大國寺的和尚遞的折子先名碑底座已經裂了,朕惶恐啊!”感歎一聲便轉身走向禦桌前盤膝而坐,閉上雙目。

一旁的老太監趁勢關上窗戶後,踱步到帝座前跪下,往案牘上的夜光杯裏添置茶水。

待簌簌地流水聲過後,皇帝睜開雙眼,執杯輕抿。略微沉吟後又一飲而盡。

“從衛太祖種碑起,衛、吳、燕三朝而亡時,皆是碑裂預兆。朕登基三十多年來,自問勤勤懇懇,未有一日輕國事啊。雖未能中興,但比先帝朝間,好的不止些許啊!”

“陛下命所歸,不世英明,乃下之福。這揭語不知陛下看來是何意啊,奴才愚鈍,對這周星象,占卜機之事著實是兩眼發黑。還請陛下讓奴才分憂。”這太監著著竟似欲落淚,皇帝不忍道:“你覺得左川如何?”

“左大將軍,”突然間感到驚慌,“陛下,這玉衡二字怕是巧合吧。”“是有些巧啊,但玉衡星象輝映的正是他左玉衡的幽州啊。”“陛下,左將軍戍邊多年,勞苦功高,更是多次禦敵於津海關外,將幽州防線打造的鐵桶一般。是不是欽監搞錯了。”

誅心之言,這老太監入宮起,便跟著尚是太子的寶慶帝,如今為禦書房執筆太監,居宦官之首。

寶慶帝年逾六十,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江河日下。如今也隻是外強中幹而已。所思所慮,自然瞞不過身邊追隨多年的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