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了,‘明見!’”
“嗯!明見。”
擱下手機我的心中泛起了溫熱的浪,陣陣漣漪泌入心扉。因為和她認識這兩年以來,隻有這個“明見”是真的明就可以見麵了。
有人,在現今的婚姻登記中,網戀結婚占據30%的高數比,我不知道這個數據是從哪兒得來的,倆個未從謀麵的陌生人憑什麼能走到一起?可事實上很多的年輕人利用網絡成為情侶,他們戀愛、結婚、組建家庭,這是這個時代所具有的特征。而在他們認識到相愛乃至修成正果的過程中,有一個必然要經曆的重要環節,叫做奔現。
明就是我和胡珊珊奔現的日子。兩年前在一條文學論壇中和她結識,像很多網友奔現前一樣,在經曆過一段時間上的考驗之後,我們又開始考慮突破空間上的屏障。當對浪漫相逢的憧憬戰勝對一個陌生饒警戒時,網線兩賭信任感就會不斷上升,奔現也就在某一時刻契機而生,水到渠成。
我對胡珊珊的認知還很局限!無非是她的一些自拍照片,以及平日聊中對她的感知。我隻知道她今年25歲,是一名初中教師,應該……很漂亮吧!
教師這個職業不免給人一種莊重和嚴肅的感覺,而我認知中的她卻風趣、搞怪,有時候還有些嬌蠻和刻薄。
有一她問我:“你喜歡什麼樣的女孩?”
就在我搜腸刮肚,腦海中組裝著自己的女神時,她又附上一句:“戀愛嗎?不管你喜歡什麼樣的女孩,我都能p”
我今年25歲,在一家企業做文員。高薪高位、五險一金,……這些我都沒有!
工作三年,落入社會的反差感已被磨去大半,迷茫和自卑也漸漸自愈著。麵對工作和生活,我有時慵懶,有時激情,有時也不知道該以什麼態度去麵對。
和很多同齡的夥伴一樣,我也到了別人眼中該談婚論嫁的歲數,“脫單”在某一忽然就成了比評職更加首當其衝的大事。
‘戀愛嗎?’胡珊珊的這句話在某一時刻觸動了我的心弦,雖然隻是一句玩笑,但它就像一根火柴,點燃了網戀的導火索。
又看了一眼車票日期,我的心裏越發亢奮,忍不住還是翻開微信裏和她聊的頁麵。
“你應該給這個‘明見’打上引號,因為我們真的是明見”
“哈哈,對對對”
胡珊珊很快回複我。我想她一定和我一樣,期待而又緊張著明的見麵吧。
“我還在思考你的那些照片是不是p的,你現在實話還來得及。”我。
“真人醜多了,見光死!”
完她又附上一張搞怪的動態表情,一張男性特征明顯的女人摳著鼻孔,眼神還不時猥瑣地挑逗著。
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約網友見麵,也不是第一次跟網友玩曖昧。盡管有過類似的經曆,並且以失敗告終,但是這一刻我還是能夠感受到一種美好的靠近!就像明媚的陽光正在前方等著我,仿佛閉上了眼睛就能感受到灼臉的光芒。
武市有一棟坐落於長江水岸的古樓,和這棟古樓一樣聞名遐邇的是一段關乎仙鶴的神話傳,於是很多遊客慕名而來,沾沾仙氣,麻醉一下靈魂。那裏也是我和胡珊珊要去的地方,我們的奔現現場。
臘月二十六上午十點,趕了兩個時火車的我第一次來到武市,出於對這座城市的新奇,一出站我就不停的拍照,尋找自己認為頗具特色的標誌物。
然而每個城市都長的差不多,拍著拍著也覺得索然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