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四大美女(1 / 2)

世人好酒,喝酒隻是傷感不傷心,一醉能解千愁,可酒解愁不解結,一覺醒來後該麵對的終究是要麵對,喜樂依舊隨心,苦難還將隨行。相比較而言,自己的父親寧願似乎就要看的通透,從來隻喝三分醉,留有七分醒,既得頭頂相思月,又忘心上欲斷腸。

回去的路上,柳先生還是由寧息來背,倒不是奉明師兄不願幫忙,而是奉明師兄比寧息白吃了幾年糧食,根本背不動身形修長的柳先生。此時柳先生正趴在自己的背上,時常感到有水滴落入自己的脖頸間,寧息以為是柳先生的口水,殊不知那是七尺男兒淚。

奉明師兄在一旁將柳先生扶住在寧息背上,他有些不好意思的:“待會兒若是遇上了騎馬巡城的甲士,我就亮出院長給的君子玉,讓那甲士載柳先生一程,這樣你也能輕鬆些。”

寧息知道所謂君子玉,便是院長給奉明師兄拿著的那塊白玉,也正是有這塊白玉他們才能在宵禁後行走在街道上不受盤問,但這君子玉又不是那將軍令。他好奇問道:“奉明師兄,這君子玉到底是個什麼來曆,為何能調動巡城甲士?”

看到寧息時不時的問出一些問題,奉明師兄一副孺子可教的欣慰表情道:“這君子令乃是下學子趨之若鶩的寶貝,由帝國皇帝賞賜給底下最具才氣的讀書人,而且這頃帝國曆代宰相人人都有這君子玉,都有了君子玉才能當帝國宰相,久而久之,這君子玉也成了一種特殊的象征,所謂文有君子玉,武有將軍令。”

“那院長既然有君子玉,為何又出現在我們壽春縣。”

“那是因為這君子玉本就不是院長的。”奉明師兄朝寧息努了努嘴,神秘兮兮地道:“他的。”

寧息愣住了,他難以置信的問:“柳先生?”

奉明師兄點點頭道:“是的,就是柳先生柳白衣。”

“可柳先生看起來才二十歲出頭啊。”哪怕得到確切的回答,寧息還是覺得不敢相信。

“迂腐!”奉明師兄一巴掌拍在寧息腦袋上,低頭搖頭惋惜道:“柳先生風流倜儻,才氣過人,可就是運氣差了點。”

這奉明師兄雖然初見時有一副讀書人的傲氣,可遠離了書院之後,反倒是一身市井氣,這也讓寧息生出幾分親近。他出生鄉野,從除了父親與姐姐還有村長,極少有人願與他親近,跟他上這麼多話。

兩人交談中,忽然聽到身後有馬蹄聲傳來,奉明師兄趕忙舉起手中泛著微光的白玉招手呐喊,“將軍,將軍。”

為首一騎遠看前方白光,隻是抬手做出個手勢,身後的甲士紛紛勒住胯下疾馳的駿馬,動作整齊劃一。為首的甲士下馬上前,衝著寧息抱拳行禮道:“不知大人喚的有何事?”

這甲士走進了,寧息才看清甲士額頭上有道疤,那觸目的疤幾乎與甲士的一字濃眉平行,再加上甲士渾身散發出的氣場,寧息竟被震懾住了。不過還好,一旁的奉明師兄是見過些世麵的。

君子玉有別於將軍令,沒有調兵遣將之權,白了,還是物以人為貴。而且柳先生之名的才名與風流在這城內,少有人不知,更可況是這整日巡城的甲士,所以這一身白衣的柳先生在身旁的時候,這濃眉甲士自然是認出了柳先生,這禮自然也是給柳先生行的。

奉明在一旁拱手心翼翼的請求道:“將軍,柳先生喝醉了,能否勞煩將軍用快馬送柳先生一程。”。

濃眉甲士再次抬手抱拳,緊接著走上前去接過寧息背後的柳先生,道:“我會將柳先生送回書院,但將士們還要繼續巡城,二位隻能自己走回去了。”

“勞煩將軍了。”

寧息和奉明師兄看著駿馬馳騁而去,那馬蹄聲也緊跟著消散在黑夜裏,寧息這才繼續問出心中疑問:“師兄,柳先生如此才華橫溢之人為什麼會留在我們壽春縣借酒澆愁?”

“你怎麼知道柳先生是借酒澆愁?”奉明心不在焉的回答,他膽,但不敢,害怕在師弟麵前丟了麵子,此時在幽幽街道上,總感覺身後有人追著她,腳下卻不停,疾步往書院走去。

“我在春玉樓裏聽到柳先生做了一首詞,這詞聽起來豪邁灑脫,但其實飽含失落與不甘。”寧息道春玉樓裏的情景,腦子不受控製的想到那滿樓的雪白光景,於是臉也跟著紅了,好在月色朦朧,可視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