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 / 3)

<()

        下八門裏土夫子

        世間難事均可辦

        佛爺失手親人散

        往事一去不複返

        古語有雲,世間有三百六十行,各得其所,各執其能,每行有每行的規矩,每行有每行的狀元。而在這三百六十行當中,有七十二行撈的是偏門,走的是見不得光的路。

        土夫子,就是這七十二行中最損陰德的一行。

        相傳,土夫子當中分為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卸嶺力士以及搬山道人四派,而最早出現的摸金校尉,可追溯到三國時期魏軍曹營當中。

        時至今日,2000多年過去了,隨著時代的變更,朝代的交疊,無數的王室貴族的大墓已被盜掘的七七八八,有的保存上算完好,有的早已毀於一旦,有的是聚眾發掘,有的是軍閥轟山,不管怎麼樣,在進入21世紀以後,土夫子這一行已經走入了沒落,甚至很少有人會談及,甚至記得土夫子這一行當了。

        ……  ……

        十月初,初秋。下午四點十分。

        原本應該是秋高氣爽的日子,不知怎地,天氣突然冷的出奇,街上的行人早早的穿上了棉衣,走在街上不時可以聽見有人咒罵,“這該死的天兒,要冷死人嗎?”

        天津,沈陽道,全國都有名兒的文玩市場。這是所有頑主的天堂,這裏很雜,古玩、玉器、菩提、金剛什麼都有,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在這裏找不到的。隻要你想,在這裏甚至你可以淘得到“冥器”。

        不過,此時的沈陽道已經過了趕集的時候,喧囂吆喝、討價還價的人群早已散去,很多商鋪都已經大門緊閉,隻有零星的幾家仍在開門迎客,秋風掃落葉的蕭條,代替了此前繁榮,如此景象讓人不由得在心底更是升起來一絲寒意。

        一陣風吹過,空氣中最後的那點熱乎氣好像也被帶走了,一個年紀在五十幾歲的中年男子不由得裹了裹自己身上的衣服,“真他媽的冷!”然後,他深深的吸了口氣,走到了甄品齋的門前。

        甄品齋,這是沈陽道最大的古玩文玩商鋪,成立於民國期間,店麵雖然不大,但是資曆和名聲,以及行業內的地位,那是無人可以取代的。毫不誇張的說,隻要是甄品齋過過眼貨,價值至少會翻上3倍。如今的甄品齋已經傳到了第三代,老板姓陳,叫陳天明,不過,行內的人都叫他陳掌櫃,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大號。陳掌櫃眼睛不好,天生視力較弱,但是他的鼻子卻是天生的靈敏過人,一件古物隻要是他聞一聞便知道它的年份、朝代、出土的地方,當然,真假也是一聞便知。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幾年古玩瓷器、文玩玉器市場開始走了下坡路,甄品齋也做起了另外一個生意,“鬼市”!

        所謂“鬼市”,自然是見不得光的,當然也不是“人”可以參與的。雖然聽著挺懸,但其實說白了,也就是黑市。而在這裏交易的,不僅東西包羅萬象,連交易的人也是無跡可尋。每一個來這裏的人都是帶著同樣的白色麵具,穿著一模一樣的黑色長袍,賣家將自己要出售的東西與價錢寫在牌子上,而買主不可以還價,隻要你覺得值,雙方一握手交易就算達成,而陳掌櫃從中收取30%的傭金作為利潤,交易的全程是不可以說任何一句話,一旦有人出聲或者發出一點聲音,立刻就會被請出鬼市,至於他的下場,多半是人間蒸發,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