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支天神柱(1 / 2)

虛無,有可能是黑色的,也可能是白色。

世間,本為虛無。

黑生白,光生景。有黑即有白,有光即有景,有了上下左右,就有南北西東。

道理出奇一道光,化演神柱一支。山川水月盡顯現,星辰縹緲三大界。

寰宇的第一道光,是應道而生的奇光,後經演變,成為一根柱子,也就是支神柱。

道不斷演化,漸漸有三大世界凝生,而支神柱,是為中心之軸,貫穿三大世界。

縹緲界又名上界,最近支神柱頂端,靈氣充沛,多神多奇,多妙多異,有千古馥鬱不凋花,有萬年不死長青樹。雲霧裏,飛禽若銜閃電,蒼翠中,走獸似震河山,金石起起浮浮,煙霧處處彌漫。

星辰界於縹緲界之下,此界有四季交替,晝夜分明,白日裏日光垂照,四海蔚藍,映藍,夜晚有皓月掛空,可見星辰點綴。

下界,最近支神柱末端,靈氣太稀薄,生氣真難覓。灰灰蒙蒙、溟溟濛濛,陰霾一片,偶爾見光線,地麵潮又寒,荒涼的世界。

除了星辰界,其外二界晝夜不分,季節不變,沒有年月,故此星辰界年通用。

萬物皆有壽命,支神柱的壽命是九百九十九億年,是為“一個支會”,壽終即坍塌,三界隨之崩碎,世間的一切實物,盡皆化為虛無,不剩半粒塵沙,直至奇光再現,又演變出新的世界。

道往複循環,也不斷演變,自有人道到今,已過了一千七百五十個支會。

在往今數不盡的支會中,有兩個生命種族分外強悍,分別是“妖族”、“烏族”。

妖族:體膚白如雪,毛發色金黃,眼碧青,唇紫黑,雙腿修長,能直立行走,脅生雙翼,能展翅而飛。

烏族:膚色油黃似有光,一橫兩目豎一目,三目赤紅,毛發赤紅,一身銅皮鐵骨,生壯碩,也是直立行走。

此二族,智力同等人族,膂力隱如巨獸,尤其是軀體之中,有神奇的部位,可助於修神練力,得到超乎自然之力。

妖體內有內丹,烏體生來有精珠。內丹,能消化地靈氣,轉化為自身的力量。精珠,在烏體之內,也如妖的內丹一般,有著相同的作用。故因此,此二族能淩於百族之上,稱當世間之霸主。

本支會第三千五百八十二星辰年,妖族與烏族交鋒,大動兵戈,於縹緲界相鬥多年,最終,妖王厭戰服軟,烏族得勝為尊。

戰後,烏族劃出一隅之地,繼續讓妖族在縹緲界中修煉。

而後的百年裏,星辰界上有個種族慢慢崛起,也就是人族。

經年累月,人族終於悟出了修神練力之法,在多年裏,也曾出現不少才高手,其中最出名的,自然是五位大首領。

五位大首領分別是:黃帝、炎帝、青帝、巢皇、陰皇。

人,已不是活剝生吞、隨性而交的野獸,是人,穿上布帛遮醜的人。

在五大首領的教化之下,人人懂禮,人人懂義,人人知廉恥,孝悌永銘記,倫理大過,寧死不可亂!

人族,逐漸昌盛。

隻是好景不長,第三千六百九十一星辰年,烏族首領擔心人族日後成患,特命妖族跨界掃蕩。於是,妖王領著妖大軍,跨往星辰界,恃強悍的力量,見人就殺,大軍所過處,哀鴻遍野。

第三千六百九十六星辰年,五大首領集結人族的全部力量,出擊與妖族一決死戰,結果大敗。

在那一戰中,巢皇殞滅。掩護族人撤離之時,青帝殞滅。

黃帝於抵擋妖大軍追擊時重傷。

五大首領同心戮力,竭盡全力,奮不顧身,最終隻保得三千族人。

眼見妖大軍緊隨而至,黃帝以重傷之軀前去抵擋,最終生死不明。

其時,炎帝、陰皇帶領族人前往下界避難。其後,陰皇以強大神力身融五色奇異石,化為奇異特別的結晶,封鎖了下界的通道。

下界陰冷潮濕,不宜人族居住,好在炎帝尋見一座火焰山,在火焰山百裏之外,不冷不熱,水源也算幹淨,勉強可以住人。

下界大多是有毒之物,為了尋到能食用的植物,炎帝嚐遍異草異花,最終長臥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