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很多內心想法後阿麥格米正式介紹了這世間的修行格局。
阿麥格米世間總共分三類,凡人、修行者、仙人。凡人一生不過百年,功名利祿恩怨情仇不過過眼雲煙。
大人物人物,市井走卒或是廟堂高官皆掙不脫一個生老病死,義士惡徒君子人,多情種負心人全然逃不過一介凡俗之軀。
而另有一種便是修行者,期冀著登高那麼一步,仿若夏蟲挨到冬日,蟪蛄貪圖春秋。隻是想多看一眼凡人身眼所限而不可察覺到的。
當然,修行者也有那逐名求利者,也存在目光短淺輩。甚至有比凡人多活一世卻反不如凡俗看得通透之徒。形形色色,越到如今,越是純粹求取大道者反而越發稀少了。道此處阿麥格米不住搖頭冷笑。
還有一種,便是居於名山大川,輕易難現世的仙人了。大部分世俗傳言裏,仙人餐風飲露徜徉地。其實並不真實,一座座高山便是那一座座仙人宗門。
隻不過仙人來往者大多是仙人,偶爾能見到一些修行者奔走其間。所以隻是世俗之人接觸不到罷了。
仙人也不盡然是那開山跨海逍遙四宇之輩。一切還是以修為來論。那一座座仙人府邸,宗門派別就如同世俗高門大院,幫派隊伍。上下秩序森嚴,階層明顯。也有著種種恩怨情仇,畢竟仙人仙人,絕大多數也還是有著人一般的七情六欲,喜好和憎惡的。
至於四種修行法門,就如同凡俗武學。其中煉氣是為當今正統,修為高下,世俗皆知的境界也全是以煉氣士為準。而無論仙人還是修行者相對於這片土地上生存的生靈來都算是相當稀少的,無他,修行豈是易事?
欲入修行門,先去凡塵事。這修行之途,第一關便是跨越塹!跨過然生成的界限,跨過凡塵俗事,凡軀、凡心、凡念!
世間存在四種修行法,其實便是四條脫凡登之路。
煉氣士問道心,道心定,則萬物始。煉體武修問體魄,體魄極限自然超脫。修心者問自我,自我本心如何,大道如何?
至於煉神,如何入門卻早已失傳,因此當世神道凋零,神位坍塌。不過有古書殘頁記載過那麼幾句,或功德加身道果自成。或聖人敕令,萬民願力。隻是終究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況且神道修行後路斷絕,若數百年前尚有山川江水神靈出世,道統禁絕下恐怕也隻是躲藏終日縫縫補補金身神意了。
許晉問功德業力之類事物真的存在?阿麥格米也隻是搖頭稱不知,又何止功德業力望不見摸不著,單是修行者中數量最多的煉氣士,這道心為何,怕是大部分人窮其一生也嚼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而連道心是什麼都不知道,那麼又談何穩固定心?
凡俗武者夢寐以求突破極限,極限,又是在何處?是個什麼東西?人活一世,百載浮沉,又能有多少人清楚自我?
所以,談修行道修行!皆是跨越塹,可是多少人甚至連塹為何?在哪裏都不知道,何曾不也是虛無縹緲?修行,又是何其難也!
仙人之所以為世人羨慕崇拜,何嚐不是他們基本都能修行?名山大川,仙府宗門。早已將萬般道路鋪陳在眼前,仙人然領先凡俗的一步便是他們甚至不用去尋找!
“是因為仙人中的先輩引路?但是凡人不也是存在修行者?那為何凡人先輩不曾引路?”許晉當時便產生了這樣的疑惑。
“凡人,所以是凡人啊。”記得阿麥格米歎出這一句話時的眼神悠長且有深意。“你可知凡人生修行路是斷的?”他反問了許晉這句話。
“啊?”這點老馬也未曾過,許晉一時震驚。
“仙凡之別,仙凡之別啊。這第一步也稱為問心。當世修士大多問一個清淨,而居於名山大川的仙人在開蒙前便在營造清淨,也能得清淨。凡人生於紅塵,滾滾俗念侵襲,道心蒙塵,這拭去塵埃便是一大難關!
更何況?宗門仙府內還有前人遺澤,可醍醐,有棒喝,山川有藥石,上仙可結陣,更別宗門內仙器灌靈!而凡人呢?凡人無所依而已。更何況!更何況,我們的路是斷的!”阿麥格米有些癲狂,這是許晉從未見過的一麵,他忽而低沉,忽而咆哮,忽而哀怨。好像在問這地何其不公!
“他們,我們的凡胎肉體生不足。問心之後始脫凡,六氣明辨禦風行。六氣五行築丹室,靈丹入體再不由!可是,我們無法做到命不由!金丹之後,凡人便無法再進一步了。再進,哪怕一步!”阿麥格米的最後幾乎是咬著牙出口的,恐怕阿麥格米先生便是修為無法寸進後才來到這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