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將近10點,糧站工作人員拉開電閘。農民伯伯們也開始篩糧,曬糧。爸爸媽媽也開始篩糧了……
一袋袋麥倒進篩子口,飽滿沒雜質的麥拿大鐵鍬打個大堆。雜質用鍬劃到另一邊,等交完糧裝起來帶回家喂雞鴨鵝。家家戶戶都忙的不亦樂乎。
過了一會,有一人家已經篩選完麥準備交糧。隻見那大叔叫來糧站工作人員驗糧。公作人員抓起一把麥放到鼻子前先聞了一下,聞聞有沒有黴變味;再放到嘴裏幾顆嚼一嚼,看看麥的幹濕程度。就靠這樣的土辦法鑒定,從而評級。評出級別後,工作人員就會監督你裝袋運輸。(防止你作弊,怕有的人把水分超標或發黴的麥摻到以檢驗評級的麥中。)
運到糧食儲存庫後,有過稱的工作人員和你一起稱重。稱重後他算完賬會給你開張票。這時你就拿票和評級單到財務室結算……
沒過多久,我家也篩了一大堆麥。爸爸和媽媽裝了一半口糧和種子後,也找來檢測人員檢測。叔叔和往常一樣,一看,二聞,三嚼來鑒定評級。給評了個一級麥,還不錯。還一個勁的勸爸爸把車上的也賣了。媽媽不能賣,賣了幾沒吃的和種子了。叔叔看沒辦法便不在糾纏,找來兩個工人一起幫忙裝。(隻有體弱、老人和大戶才有這種待遇,糧站還是很人性化的)
裝完袋,一個人叔叔拉個大板車(比牛車還大)。眾人齊心協力把麻袋裝到板車上。媽媽過去推車讓我在這老老實實的看拖拉機。
不一會媽媽就回到拖拉機旁,拿了個麵包和我一塊吃………剛吃完,一位農民伯伯趕著驢車過來讓我家拖拉機挪一下,要用篩子篩選糧食。媽媽準備去叫爸爸,沒曾想檢測叔叔會開拖拉機,把拖拉機挪到了財務室旁……不一會功夫爸爸拿著評級單及票票據來到財務室前……
於是爸爸和媽媽一起拿著票和檢驗單去財務室結賬,我也跟了過去。除掉給國家交的公糧,剩下的賣了一千七百多元……
媽媽把錢用手帕包好裝進了口袋讓爸爸把車開到信用社。來到信用社,媽媽和爸爸去存錢又讓我一個人看拖拉機。寶寶心裏苦寶寶也想去。可是媽媽:“一會就好,乖。”沒招,看就看吧。
存完錢媽媽帶我和爸爸一起去麵館吃麵,要了大碗刀削。那碗好大,感覺有淘米盆那麼大。肉也好多,才元一碗。(現在15一碗,就幾粒肉還吃不飽,原先的一碗頂現在碗肉還多)爸爸一個人吃一碗,我和媽媽吃一碗……
吃過飯就回家了。途中遇到一位換西瓜的大叔。媽媽一招手,對麵的大叔便停了下來,爸爸同樣停下了拖拉機和媽媽一起去換西瓜。媽媽抱著我,爸爸提點糧食來到大叔的拖拉機旁。媽媽問:“大哥咋換,瓜甜不甜,皮厚不厚。”大叔:“一斤麥子6斤瓜,換的多了,一斤換7斤。瓜絕對甜,皮也薄,不信隨便打開一個償償看。”爸爸隨手拿了一個瓜切開一看皮真的夠薄,償了一下也很甜。大叔把西瓜切成塊,隨便吃,放心不要錢的。我和媽媽在旁邊吃瓜。爸爸爬到車上和大叔一起挑瓜,挑了一大袋瓜。不好稱,又裝到兩個袋子稱。總共稱了155斤西瓜。大叔要斤麥。爸爸把糧食遞過去讓他稱。大叔接過糧食,抓起麥看了看,嚼了嚼。:“糧食不錯”。爸爸:“剛糧站測的一級麥,我都不想換呢”大叔:“好商量等稱完糧食再送兄弟你一個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