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在河南省信陽市息縣鄉下的一個村莊裏,的時候家裏麵很窮,兄弟四個,生活的很是艱難,但是雖然沒什麼錢,過的也很開心,每吃飯的時候就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我在家排行老二,上麵一個哥哥,下麵兩個弟弟,每次爸媽出去幹活的時候都是大哥在照顧我們,爸媽總是喜歡把我們四個關在家裏,怕我們出去瞎跑,但是大哥總是很有辦法,他把門往裏麵打開再往上一提,一邊的門就被他卸下來了,然後我們就都跑出去了,農村的孩子總是能找到很多有趣的事,我讓兩個弟弟拿著袋子,我則是和大哥一人拿一個網兜準備去抓麻蝦(也就是龍蝦),我依稀記得那好像還下著蒙蒙細雨,我們四個打著赤腳,也沒打雨傘,不過實話家裏就一把雨傘好像還是破的,我們直接去池塘邊找有水草的地方,因為有些麻蝦會在水草邊上趴著,我和我哥心翼翼的慢慢的往邊上走,讓兩個弟弟在後麵等著,我們能抓麻蝦抓一,有事後都不用吃飯的,不過我們每次回家都會吃一頓炒肉,龍蝦也算是肉嘛,那個氣候改善夥食大部分都是靠龍蝦還有一些雜魚。池塘是池塘其實就是一個大點的水窪,我們莊子上有不少這樣的水窪,村子裏的孩子有很多都喜歡在裏麵抓麻蝦啊魚什麼的,不過他們大部分都去上學了,大哥過了年也要去了,因為弟弟還,爸媽又忙農活沒時間照顧,這個活也就落在了大哥身上,其實大部分時間大哥都是帶著我們在莊子上瞎跑,抓魚摸蝦的,把我們幾個都曬的黑漆漆的。我記得大哥好像是八九歲才去上的學,因為上學調皮搗蛋沒少挨揍,通常都是老師先揍一頓,然後我回家我爸還會再揍一頓,我們差不多幾個都是這樣的,不過我和老三挨揍少點,因為老三比較老實,而我呢是比較懶,很多調皮搗蛋的事我都不去幹,不過現在想來那個時候什麼都沒有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開心快樂,能吃飽,菜裏再有點肉就很開心很滿足了,那個時候不會想太多要求太多,每都很開心。現在有很多時候我都在想,是不是我想得到的東西太多而自己做的又太少,所以導致我什麼都沒有,什麼都得不到呢,但是到後來我漸漸發現,其實你做的事多少和你得到的多少是不能劃等號得,你做的多得到的少,你做的少得到的更少,有時候甚至你做了很多但是什麼都得不到的也是有的。你做的很多事情很多東西,其中的價值不是由你去衡量,而是別人。這裏也不是做什麼事都要衡量它的價值,但是你自己也不希望自己做得東西隻是自己覺得。我以前做了很多自己覺得的事,完全不去理會他人對我的一些建議或者意見,我隻是覺得這件事就該這樣做。但是到最後我錯了嗎?這個其實不一定,不過確實沒有得到別人想要的結果,我其實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很多事我都喜歡往好的地方想,我做事也是這樣的。但是現在這個社會可能不太適合我這樣的理想主義者,讀書的時候總是覺得,麵朝大海,春暖花開,一切都是朝氣蓬勃的,都是積極向上的,到社會後才知道,人跟人不一樣的,不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不是誠實守信,善良積極的,大家好像都是唱戲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明裏一套,暗裏一套,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笑也不是笑,哭也不是哭,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每個人都帶著麵具,誰也不知道麵具下麵是什麼,是人,還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