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修(1 / 3)

謝幼怡又夢到她及笄那日的午後。

她身後是侯府花園東北角的院牆,身前是雙眼通紅的宋晉庭。

少年出現得叫人措手不及,她被困在其中,心跳劇烈,有著進退不得的惶惶和難堪。

從宋家出事,兩家退親,再到宋晉庭隨父離開京城,這是他們闊別三年的首次相見。

可這場重逢沒有戲本裏青梅竹馬間的溫情脈脈,隻有他把她堵在牆角,一句咬牙的質問。

他:“窈窈,我該恨嗎?”

她不知要如何作答。

因為宋家一場意外,兩家決裂得徹底,曾經兩無猜,如今便是對立。

親事是他們謝家退的,宋伯父入獄她父親無力相幫。宋伯父在牢獄裏受盡邢訊,年少的宋晉庭求助無門,一夜看盡人情冷暖,站在宋晉庭的立場,他該恨的。

她無言以對,他的手卻忽然撫上她臉龐,指尖劃過她的唇瓣。

她猛然一激靈,被迫再抬頭,看到他表情克製,輕蹭著她的指尖又有不出的纏綿意味。矛盾得讓她心慌!

亦是此際,他傾身過來,他貼近的呼吸有淡淡酒氣……

“姑娘,你又夢魘了……快醒醒……”

耳邊忽然響起她丫鬟的聲音,謝幼怡被驚醒,丫鬟繪雪手心正覆在她額前。即便知道自己又做夢了,可宋晉庭那日帶著迷亂的酒氣仿佛還在鼻端,讓她微微恍惚著。

“姑娘怎麼一回京就總睡不踏實,又是連著好幾日不斷的夢魘。這才剛剛睡著……”繪雪邊邊用帕子幫她拭汗。

另一個丫鬟織墨在邊上再遞過一方帕子,暗暗用手捅了捅繪雪,示意她別再多話。

謝幼怡從長榻上坐起來,正好看到窗邊停著兩隻大膽的麻雀,在嘰嘰喳喳地叫喚。有一隻不知怎麼一下跳空了,險些要栽倒,嚇得笨拙撲打著翅膀飛走了。

這幕有趣,她被逗得一樂,朝她們道:“你們剛才瞧見沒,我們家的麻雀都養得那麼胖和笨笨的嗎?”

兩人都瞧見了,聽到她的形容都笑出聲,偏過頭去看她。

隻見少女就那麼坐著看向窗邊,照進屋子的日光柔和,照亮她白皙臉頰上的粉色,是一種剔透的美。

詭異的是,少女聲調明明帶著高興,麵上卻根本不見笑意,一雙還盯著窗戶看的眸子亦不見任何情緒。

繪雪和織墨跟得她久,早習慣了她麵上事事都不悲不喜的模樣,但再是習慣,每當看見還是忍不住心酸。

她們姑娘生得好看,是滿京城都認同的,可大家都她是個冷美人。明明長著一雙嬌媚多情的桃花眼,卻總清淩淩地看人,麵上神色永遠都像淡墨描繪的遠山輪廓,帶著飄渺不可接觸的距離感。為此,背後嚼舌根她們姑娘孤傲、不可一世的人不少。

然而外人都不知道,她們姑娘以前也會露出生氣的模樣,也會笑得明媚動人,是老不開眼,讓她遇上禍事。

出事時姑娘年幼,才十二歲,正好是和宋家退親的時候。姑娘本就心裏難受,又出意外受到驚嚇,清醒過後就再也不見她有過鮮活的表情。

這些年碾轉尋醫,收效甚微。淡漠的表情就此定格在她臉上,精致的女孩兒成了沒有生氣的瓷娃娃,才總讓人覺得冷冰冰不近人情。

雀鳥都散了半會,謝幼怡這才慵懶要起身,問起時辰。

繪雪彎腰給她穿繡鞋,回道:“馬上到用飯的時辰了,姑娘不是準備今日回學院的?侯爺和夫人吩咐廚房今日早些備下午飯,這會估摸都在上方等您過去呢。”

謝幼怡點點頭,簡單洗漱淨麵。

京城前兩日下了場秋雨,氣越發的涼,她換了身湖藍帶裏襯的衫裙,臨出門織墨還把披風給她穿上。主仆一行慢慢往侯府的上房去。

此時的上房,門戶都閉緊著,安平侯和妻子、兒子都圍坐在圓桌前,一臉嚴肅。

“依兒子,還是先不要告訴妹宋晉庭回來了。”安平侯世子謝煜鋒沉吟片刻,一敲桌子站起來。

安平侯夫妻同時抬頭看他。

謝煜鋒麵上帶著忿色,與父母對視道:“宋晉庭那王八蛋去年偷偷回京潛入府,把妹嚇得發熱幾日!妹那時病情正要好轉,李神醫都這是好的開端,結果被他一攪和,妹的病又折回去了!他心懷怨恨,衝我們來就是,關我們家窈窈什麼事!”

“這事還沒過去一年呢,就跟妹他回來了,妹又被嚇病了怎麼辦?”

安平侯聽著也氣憤,重重點頭:“鋒兒得對,還是先別了。”

麵容姣好的安平侯夫人見父子一個意思,提出不同意見打斷道:“即便現在不,窈窈遲早也要知道的啊。不是晉庭攀上太子才會回京上任,那就是留京城,窈窈同樣會知道,還不如讓窈窈有個心理準備。”

“那樣窈窈不得日日擔驚受怕會遇著他?她今日還要回學院去,勸都勸不住。”

謝煜鋒聞言發現怎麼都不妥當,急得想跳腳。

安平侯夫人又:“鋒兒,若不我們先旁敲側擊地提上一提?若是窈窈還是怕晉庭,我們再出來。”

“娘!你能不能別喊我鋒兒了,瘋兒瘋兒的好聽嗎?”謝煜鋒心理煩躁,再一聽自家娘親喊那個欺負他妹妹的王八蛋名字,對比下就炸毛了,“您還給他臉喊晉庭,他配嗎?!而且我及冠了,先生贈了字,子釗!”

喊什麼他的破名兒,也不知道當年爹娘是怎麼想起這個字的。

安平侯夫人平白被遷怒,當即瞪了眼,無辜道:“你爹先喊的鋒兒,你怎麼不衝他發脾氣。我這是疼了隻白眼狼麼?!”

罷眼眶就泛紅,捏著帕子要抹眼角。

三口人要事還沒商量出個章程,就先鬧起內訌。

謝煜鋒是急的,一見親娘馬上要落淚,當即咚一聲跪下去,忙磕頭請罪:“兒子錯了,娘您別往心裏去,兒子孝敬您還來不及呢,哪裏敢對您有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