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
椒江是浙江第三大河,更是台州的母親河。在現代化台州灣區建設中,高質量建設新府城為題中之義、首當其衝。
67平方公裏的“一江兩岸”是台州灣的核心腹地,是市區融合發展地理結合的關鍵節點。
台州撤地設市25年,以市政府為核心的30平方公裏城市新區展露雄姿,而椒江老城特別是“一江兩岸”區域中的葭沚片區,發展明顯滯後,市區形象受損。
過去:主城區之“痛”
“一江兩岸”有著自然稟賦、人文底蘊、區位優勢;“一江兩岸”卻也產業層次低、危舊房林立、發展滯後。
特別是處於城市西大門12平方公裏的葭沚老城最為典型——危舊房林立,商鋪租金連年下跌,道路不寬、排水不暢、燃氣不通,水患火患叢生,人口老齡化嚴重,被詬病為“走不進的街、出不去的水、留不住的人”,群眾反響強烈,人大政協議提案不斷。
20年來多次動議拆遷,均因難度極大而擱淺,既是征遷“老大難”問題,更是中心城市首位度之“痛”。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時的重要思想,這幾年,椒江把老城複興作為新舊動能切換的重要引擎,舉全區之力大拆大建,通過城市運作誌在重煥老城活力。
現在:蛻變進行時
破舊立新,老城蛻變中,椒江都有哪些實踐?
搶抓時代發展機遇。市委、市政府標注了“一江兩岸”城市之心、城市封麵的新高度。椒江抓住棚改融資機遇,提速“一江兩岸”葭沚片區拆遷。考量財力和融資條件,秉持係統性謀劃、留白式開發和點位式建設,經營城市效應初步顯現。
融入現代化灣區建設。椒江堅定扛起“建設現代化台州灣區核心區”的使命擔當,以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地下城市、綠色城市等先進理念建設“一江兩岸”。牢固樹立台州灣區核心區的思維,致力以高質量的現代產業、高品質的城市服務、高水平的生態環境來滿足人們美好生活的向往,壘起人口增長的向心能量,將台州新府城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共享家園。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椒江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高標準打造“學府椒江”品牌、全周期夯實“健康椒江”根基、大格局彰顯“文化椒江”魅力、廣覆蓋兜好“幸福椒江”底線、常態化築牢“平安椒江”防線。通過安置先行、精準施策、貼心服務,消除了群眾的後顧之憂、維護了群眾的根本利益、解決了群眾的燃眉之急。
未來:共享發展紅利
未來,葭沚老城將用美貌虜獲你們的“芳心”——每幢古建不盡相同、每條胡同各有風韻、每個轉角自成風景、每座院落意境盎然,居民遊客穿梭如織,濱海小城陽光、椒江特色小吃……
對於廣大市民來說,“一江兩岸”的開發,將為我們帶來許多紅利。
更宜居
葭沚“新屋”即征遷戶的安置房,在台州首次采用代建的模式,綠城中標。“新屋”位於橋東、學院路東及江岸尚城西三個區塊,分別建設1444套、1322套、872套安置房。此外,江岸尚城區塊將被打造成為都市服務完備、生態環境宜人、親水近岸、輕鬆時尚的開放式濱江大社區。
這裏有最好的教育——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台州學校。日前,華東師大附屬台州學校首次麵向社會公開亮相,推介學校。2019年9月招收第一屆小學一年級新生,共計6個班216名。該校是由台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與華東師範大學聯合創辦的一所九年一貫製公辦學校。學校引進華東師範大學卓越的教育品牌、優質的教育資源、成熟的辦學經驗和優秀的管理團隊,以“培養卓越人才,創新卓越教育”為使命,以“一年上軌道,三年出成績,五年創一流”為目標,促進辦學理念與校園文化的深度融合,將學校建設成為區域性有特色、全省領先、全國知名的示範性、實驗性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