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屆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開幕式上的講話(1 / 2)

在第四屆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尊敬的潘懋元先生、楊振斌書記,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專家、各位老師:

上午好!

剛才舉行了廈門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聘任儀式,國內外17位專家、管理者擔任第一屆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我們被聘為顧問委員會委員是一種信任,也是一種榮譽,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這個責任就是要用我們自己的經驗、我們個人的智慧和我們聯係的社會資源為廈門大學服務,為國家中外合作辦學事業服務。我們將認認真真、名副其實地履行職責,努力不辜負大家的希望,做好廈門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國際顧問委員會的工作。

對於本次會議,大家來得很踴躍,這本身就表示我國中外合作辦學的形勢是欣欣向榮的。會議確定的主題是中外合作辦學質量建設,我認為確定這樣的題目是適時的,是十分必要和有意義的,對於推動我們國家的中外合作辦學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教育質量問題是當今世界各國高等教育關注的熱點問題。重視質量、抓質量建設已經成為世界各國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共識。1998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就把高等教育的公平性、高等教育的質量和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作為主題思想和關鍵詞寫進了《大會宣言》之中,這體現了普遍的共識。這三個關鍵詞與我們直接相關的是“國際化”和“質量”。更加重視質量是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向。美國質量管理協會理事長哈林根先生曾經說,現在世界正在進行第三次世界大戰,這不是軍事衝突,而是質量戰爭。可見,美國人把質量、教育質量看得多麼重要。今年8月,奧巴馬總統在紐約州立大學發表演講的時候,把如何提高美國高等教育質量作為重大問題,而且說要開展評估,評估美國學生對於所受教育程度的滿意程度,評估社會對美國教育的滿意程度,把對高等教育的撥款與評估掛鉤起來。這說明,當前的美國政府對於高等教育質量十分關注。

我們可以說,在高等教育方麵21世紀就是比拚質量的世紀,提高質量是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主旋律。

對中國高等教育來說,在世紀之交的大擴招之後,高等教育規模迅速擴大,我們已經進入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階段,而且已經是中等程度的大眾化階段。目前,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已經突破了3000萬,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了30%。在高等教育快速大眾化過程中,我們麵臨教育資源不足、教師隊伍不足等許多困難,但我們一直在關注教育質量,想方設法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現在,高等教育資源的擴大有目共睹,教師隊伍的數量基本滿足需求,高等教育的質量應該說是有保障的。近年來,我們更加明確地提出,要走以提高質量為中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下發了《關於全麵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幹意見》(高教30條),推出了一係列重要舉措,產生了積極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當前,正在啟動新的教育質量評估,以期通過評估使高等教育質量有一個更加顯著的提高。

對中外合作辦學來說,也應該把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前一時期,我們經過了一個比較快速的發展,尤其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以來,不僅在法規建設上,而且在實際辦學數量和在校學生的數量上都已經有了顯著增長。現在,已經獲得正式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達到了1980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在校生數達到了45萬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畢業生數超過150萬人。在這種情況下,更加重視質量也是現實的、必然的要求。特別對中外合作辦學來說,學生上學交了更多的學費,希望得到更好的教育,學生和家長對教育質量的期盼是很高的。因此,我們在中外合作辦學過程中注意保證質量、注重提高質量是一件對老百姓負責的事情,是一件對孩子們負責的事情。我們應當對此高度重視。我想說,檢驗中外合作辦學是否成功,最終的檢驗標準是質量。借用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的說法,在最終的意義上說,老百姓不相信文憑,隻相信質量!因此,我們必須說,質量是中外合作辦學的生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