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曹操大事年表(1 / 1)

魏武帝曹操大事年表

漢桓帝永壽元年(公元155年)一歲

曹操生於沛國譙縣一個官宦家庭中。

漢靈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二十歲

舉孝廉為郎,任洛陽北部尉,執法不避豪強。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三十四歲

漢靈帝在西園建立新軍,任命曹操為典軍校尉。曹操到洛陽上任。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三十五歲

董卓篡權,九月,曹操棄官東歸。十二月,在陳留起兵討董卓。

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三十七歲

關東軍閥大混戰開始。曹操甩開袁紹,率軍進入東郡,領東郡太守,鎮壓白繞率領的黑山黃巾軍。

建安九年(公元196年)四十三歲

二月,曹操鎮壓汝南、潁川黃巾軍,占領了豫州。七月,獻帝回到洛陽。九月,曹操迎獻帝遷都許縣。

建安三年(公元197年)四十三歲

正月,曹操征張繡。袁術在壽春稱帝。九月,曹操擊敗袁術,袁術退往淮南。十一月,曹操二征張繡。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四十四歲

三月,曹操三征張繡。五月,破張繡、劉表聯軍。九月,曹操進攻竄踞徐州的軍閥呂布。十二月,擒殺呂布。占領徐州。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四十五歲

袁紹打敗了幽州軍閥公孫瓚,據有冀、青、幽、並四州,淮備調遣精兵十萬進攻許都。曹操率二萬兵力北上,準備抗擊袁紹。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十六歲

正月,曹操粉碎董承政變陰謀。二月,袁紹進兵黎陽。四月,曹操接連在白馬、延津打敗袁軍。八月,兩軍在官渡相峙。十月,曹操大破袁軍。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五十歲

八月,曹操攻入鄴城。九月,任冀州牧,頒布《抑兼並令》。

建安十平(公元205年)五十一歲

正月,曹操破南皮,斬袁譚。袁熙、袁尚逃奔遼西烏桓。曹操平定冀、青、幽三州。九月,頒布《整齊風俗令》。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五十二歲

曹操進軍並州,平定高幹叛亂。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五十三歲

曹操北征烏桓,統一北方。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五十四歲

六月,曹操任丞相。七月,南征劉表。八月,處決孔融。九月,劉表病死,表子劉琮投降。劉備南奔,在當陽被曹操擊敗,南走夏口。十一月,曹操與孫、劉聯軍戰於赤壁,兵敗北歸。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五十五歲

七月,曹操進軍合肥,置楊州郡縣長吏,大規模屯田淮南。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五十六歲

春,曹操下《求賢令》。十二月,頒布《讓縣自明本誌令》。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五十七歲

正月,鎮壓太原商曜起義。七月到九月,曹操大破馬超、韓遂等軍,平定關中。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五十八歲

十月,曹操征孫權。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十九歲

正月,曹操進軍濡須口,攻破孫權江西營。五月,獻帝封曹操為魏公。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六十二歲

五月,曹操晉爵為魏王。十月,治兵征孫權。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六十三歲

二月,曹操進軍濡須口,孫權退走。八月,頒布《舉賢勿拘品行令》。十月,劉備進兵漢中,曹操派曹洪迎擊。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六十四歲

正月,粉碎吉本在許都發動的武裝叛亂。四月,派兒子曹彰抗擊代郡、上穀烏桓貴族的侵擾。七月,西征劉備。

建安三十四年(公元219年)六十五歲

三月,曹操自長安到漢中與劉備對峙。五月,自漢中撤兵。八月,關羽自江陵圍攻襄、樊。九月,曹丕在鄴城粉碎魏諷政變。十月,曹操自長安到洛陽,又到摩陂前線指揮襄、樊戰役。

建安三十五年(公元220年)六十六歲

正月,曹操還洛陽,病逝。十月,曹丕代漢稱帝,國號魏,追尊曹操為魏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