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世紀的前幾年,房地產的飛速發展,造就了大山在財富上的另一個傳奇。

一次接受采訪,當別人問他如何評價自身的成功,以及“成功的奧秘是什麼”時,大山的一句話,被當作標題被眾多媒體競相轉載,他說:有錢難買少年貧。

專家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這是經曆過生活磨難的人才會說出的至理名言!

貧窮,能促人堅強。其實人生早一些經受磨難困苦是好事,它會使人思考人生,麵對人生的種種境遇,能承受擔當,倘若知難而進,奮發有力,就可能一舉成功,創出奇跡成為人生的強者,走出輝煌的人生之路。

私下裏,大山卻與董潔透露:二十多年的從商經曆,他越來越有種感覺,自己隻是商人,也隻能是個商人,所謂辦實事,往往是有心無力。便是他主動把房價降低,直接受益人不過是炒房一族,他們數套數套的買,老百姓根本不能從中得到實惠。經濟適用房建了幾棟,不過是杯水車薪。沒辦法,中國人太多了,最終得到幫助的人,永遠是滄海一粟。

於是覺得,日子要糊塗些過。他的書房正中央手書四個大字“難得糊塗”,古人的名言,今人仍能從中得到真髓。

東方元素集團旗下農產品公司的規模、品牌和口碑都做出來了,全國各的許多農民直接從中受益,這是大山最有成就感的一項事業。

相對於和那些生活水準高的白領金領、和高高在上的政商界名人打交道,大山更喜歡親近自然,親近那些有著濃濃鄉土氣的農民。每次下鄉,他都是一副普通農家打扮。甚至親自到大棚裏參加勞作。他喜歡那種純粹體力勞動後的疲累,和新鮮的疏菜水果氣息。

在大山看來,生活的目的,不是為了成為人上人,隻是想在一個比較高的起點上,從容的麵對生活和生活中可能有的波折。而董潔喜歡返樸歸真。她說,自己是個普通人,也樂於過最普通的生活,但是,必須是在經曆各種人生體驗後的自我選擇,而不是被生活所選擇,隻能做個普通人。

所以,兩人倒有誌一同,都喜歡下鄉。在勞動中暢快淋漓的出汗。

他們來自農家,最終又回歸農家,一來一回。改變的是生活,和心態。

大山聽過這樣一種說法:這個世界,其實每一個人都是有價的,隻不過是多少之別。

他不置可否。

什麼樣的人,認可什麼樣的價值觀,連個人的自尊、感情都可以擺到天平上稱斤論兩,嘴裏振振有辭,說著似是而非的道理,是在自欺還是在欺人?功利社會。一切都與金錢有關係,究竟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墮落?

不過,這與他無關,他隻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他喜歡那個在人前光芒四射的女孩子,更加喜歡她回歸生活嫻靜淡雅的一麵。他願意有這樣的人與自己分享生活中的一切甘苦成敗,尤其是願意有這樣一位看透生活而又熱愛它的人與自己共渡後半生。

生命的最大意義正在於它的短暫同轉瞬易逝,否則也便失去了拚搏成就的美好驕傲。所有的權力,金錢,愛情,地位,都隻有在恒久時間的襯托反差之下才能顯得彌足珍貴。成功,不是水泥叢林中的高高在上,和走在時尚前沿用高科技武裝生活,而是心靈上實實在在的滿足和富裕。

董潔非常認可這種心態,但自我檢討,覺得同許多的普通人相比,還是染上了一些不怎麼好的習慣。

幾乎不吃路邊攤的食物。小飯店也不肯去。因為擔心不太衛生。不過也並不常去大的飯店,記得很久以前。有一個朋友的哥哥在有名的大飯店做餐廳經理,靠著關係,曾經在暑假時去打過短工,回來時告訴她們說:一天早晨外麵下了一陣雨,她剛到廚房,便拿了一塊抹布擦去鞋麵濺上的泥點,然後就親眼看到上菜的師傅拿起同一塊抹布,擦了盤邊把菜端出去——大飯店是這樣子的,不會滿滿一大盤像路邊小店一樣實惠,隻堆在盤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