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街邊的書店(1 / 3)

於巾然每次走過這家舊書店都覺得稀奇。從外麵望去,看不到書店裏麵的樣貌。門麵用毛邊玻璃製成,角落裏放著一顆永不凋謝的向日葵,於巾然覺得是老板為了省事,才放的假花。向日葵旁邊放著一塊黑板,上麵寫著“一塊錢一斤,大甩賣。”

可即使這樣,也沒有人走進過這家書店,也沒有人從書店裏走出來。於巾然還注意到一點,當她晚歸的時候,書店裏依然透著微暖的燈光,像是漆黑的森林裏唯一的螢火蟲。住在這裏的居民,每都走過這家書店,所有人都對它視而不見。

到底為什麼這樣?

於巾然剛剛搬來的時候,好幾次路過書店,都想進去看看,但每每到了這個時候,她不是手機響了,就是背後正在行駛的自行車突然失控摔倒,總有幹擾的事情發生。

房東在這裏住了二十年了,這裏什麼事情都一清二楚。但也沒聽見她提起過這家書店。

有一,房東在樓下和老人家聊時,於巾然順口一問:“張姨,對麵這家書店什麼時候開的?”

張姨搖著她的扇子:“好多年了吧,我也不記得了,好像很久了。”

“好像都沒什麼人進去買書,他們怎麼經營得下去。”

“他們可是唯一在這條街道上不拖欠租金的租客,全都是按時交租金。”

“他們老板長什麼樣?他們有人出來過嗎?”

“不知道,反正他也不出來,可能在裏麵讀書讀傻了吧。”

一旁的林大媽插嘴道:“我見過他們老板。”

在場的人向她投來好奇的目光,林大媽享受著眾饒關注:“有一晚上,我下樓丟垃圾,正要把垃圾放在門口,突然聽到裏麵在吵架。我仔細一聽,發現根本聽不懂那些人在什麼‘你到底是哪裏來的,這都不記得了嗎?類型總是知道的吧。’‘仔細想想,記不記得他的樣子?’‘陸傳祺!拿我的筆過來,我要寫死這個男人,拿過來!’其他的就是咣咣咣的聲音,後來就沒有了。”

“然後呢?”

“沒了。”

眾人期待地目光轉瞬即逝。

“什麼啊,你根本沒看見。頂多是算聽見了。”有人嘟囔道。

“你們真的是,知道裏麵有一個人叫做陸傳祺,這還不夠嗎?這可是揭開他們神秘麵紗的第一步。”

“知道他名字有什麼用,又不知道他長什麼樣。”

“你連他們的聲音都沒有聽過,還在這裏跟我較勁。”

兩人就著這個問題開始大吵起來,人群如猢猻一樣散開,沒人想要再聊這個話題。好奇心消兔真快。好像有人施了什麼魔咒,讓大家都主動忽略掉這個地方。

於巾然回到自己的房間,像往常一樣,翻開日記本,寫了這樣一段話:神秘的書店裏傳來洪亮有力的聲音,店長和店員在裏麵為了某件事情而爭吵不休。隨後,她把筆記本放到書架上。

這是一個非常老舊的區,1996年建成。坐落在城市中最長且壯觀繁華的平沙大上,房地產開發商要是想推平這塊地,需要花掉不菲的賠償款。其規模在1996年算是非常壯觀,一共有66棟,每棟7層,每層4戶。

於巾然住在16棟的二樓,夏有些悶熱,因為采光和通風不太好,在那個隻有1.5平米左右的陽台,晾著幾件純色的T恤,是她在打折季采購,麵料柔軟舒適,55元一件,買二送一。

陽台往裏走是一個3平米左右的廚房,裏麵放著一個洗衣機,其他什麼都沒櫻於巾然不做飯,因為在區的3號門就有一排餐飲店,那裏的東西,便宜實惠。

她的生活水平很普通,實話,打工的錢隻足夠她維持著溫飽,根本不足以讓她再有更多的娛樂活動。朋友都勸她放棄吧,不要因為這件事情就和父母鬧翻。

她大學學的是油畫,和很多畫家一樣,她的社會生活從窮困潦倒開始,去美術機構教孩子繪畫,買顏料和畫紙,在春日盎然的時候去外麵采采風。

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也有滋有味。

房東隱約記得她在租房時候的樣子,穿得很幹淨。

簽合約時,房東問她是做什麼工作的,她回答是做藝術的。一起藝術,房東就對她多了幾分讚賞。於巾然隻能笑笑,沒有再多做解釋。

房東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早上六點鍾就起床了,老人家起得很早,這似乎是老人身上特有的睡眠習慣。她清晨第一件事,就是給她的寶貝兒子—一隻肥碩的短腿柯基—準備外出活動。

老房子,隔音效果很差,幾乎上下樓都能清晰地聽到腳步聲,一樓對麵涼亭裏的對話也一清二楚。雖然硬件很差,但對她來,已經夠了。

於巾然背著畫板從郊外趕回家,有時候會直接吃個夜宵。她每次走到門口時,都忍不住往哪間昏黃的書店裏看一眼。她笑著將這個想法甩開了,不該好奇的時候,就不要多想。電影裏的恐怖片就是因為好奇心太重,而遭到惡鬼纏身。

她推開樓底大門,沒有看到門口的向日葵偷偷地轉向了她離去的方向。

“你是哪本書出來的?”一個冷酷的聲音響起。

“不知道。”

“想一想。”她低聲。話的人心情很糟糕。

“真的不知道。”

“下一個。”坐在椅子上的人擺了擺手,麵前的人表情呆滯地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