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老丈人的經驗2(2 / 2)

他們有問題,我為什麼不能處理?姑息養奸嗎?我不是什麼大善人!王猛說道。

有種!這樣的話,確實就解決了高管問題。那些退休職工怎麼辦?李應龍問道。

如果盤活了國有資產,糖廠改製後盈利,糖廠不應該向政府納稅嗎?政府沒有稅收嗎?養活幾千人,養活不起?王猛說道。

好!羊毛出在羊身上,總比糖廠倒閉,政府還要入不敷出地要養活七八千人強。李應龍認可地說道。但有一句話,他沒說,那就是要是不盈利呢?

李應龍不想打消王猛的士氣,他也相信,,王猛能夠看到麵臨的問題。

你的糖廠現在什麼情況?王猛問道。

哎!倒閉了!李應龍歎氣道。

啊?王猛大吃一驚。

國企改製,關鍵在於處理好內外矛盾,盤活國有資產。當初,在我收購初期,工人因為鐵飯碗沒了,反抗激烈,遊行示威,四處告狀,政府門前靜坐,鬧得轟轟烈烈。當時老子財大氣粗,除了高管,全部接收。在強大的資金支持下,糖廠起死回生,當年盈利。但,也隻是按照生產成本的計算上盈利。因為包袱太重,這點盈利部分全部填了窟窿都不夠,勉勉強強維持了三年,最終破產倒閉!李應龍很無奈地說道。

王猛心情沉重。

李應龍又說道:究其原因,是潛在利潤沒控製好。也就是說,虧就虧在了這個原廠包袱上,如果能甩掉這個包袱,輕裝上陣,必然成功!這就好像你本身隻能承受一百斤的負重,你卻負重一千斤,不被壓死才怪!

王猛心裏震駭,連財大氣粗的李應龍都沒能盤活國有資產?

王猛知道,這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一個可以盈利的企業,卻需要在保持盈利時,還要背上至少十年甚至幾十年才能甩掉的包袱,這個企業不被拖垮才怪。十年?市場會發生多大的變化,大的投入,未必會換來利潤,能否收回成本,都是問題了。

王猛頭疼。

見王猛不說話,李應龍知道王猛也犯難了,歎了口氣說道:投資失敗之後,我也反思過。症結所在,還是包袱太重,不是經營管理和市場定位的問題。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形成,使得一些國有企業原有的體製和管理模式已經適應不了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國有企業一般都是計劃經濟模式,始終擺脫不了與政府的附屬關係。因此,也就形成不了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機製。

李應龍又說道:而且,因為產權關係模糊,主體缺位,又調動不起來捧著鐵飯碗的職工的積極性,所以,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在市場竟爭日益激烈的時局下,如果不深化企業改革,不切實轉換經營機製,就難以生存和發展。

王猛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