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轟隆隆。”遠處傳來了震耳欲聾的發動機轟鳴聲,隨著這一聲轟鳴,秦振華抬起頭來,看著那黑煙越來越近,又一輛59坦克試炮回來了。
秦振華放下手裏的擦炮杆,用手背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這已經是他進入一機廠的第三天了,作為學徒工,他這幾天,一直都在幹最低級的體力活:擦炮膛。
解放後,為了改變萬國牌的軍事裝備,在北方老大哥的幫助下,國內創建了很多工廠,在這片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上,腳下的一機廠也跟著創建起來了,通過引進了北方的T-54A型坦克的全套生產技術,生產出來了國內大名鼎鼎的59坦克,這一生產,就是二十年的時間。
曾經先進的坦克,二十年之後,也已經處於落伍的邊緣了,秦振華看著這輛正在行駛過來的59坦克,上麵的渾圓的鑄造炮塔,下麵的低矮的車體,側麵那五對負重輪,相當的清晰,從外觀上看,也已經和現在世界上各強國的主戰坦克有很大的差距。
秦振華很喜歡坦克,但是,他更希望自己能上大學,係統地學習機械知識,學習坦克的設計製造,但是他的父親出事了,家裏就沒有了頂梁柱,所以,秦振華隻能是子繼父業,頂了父親的班,來坦克廠工作了。
對秦振華來說,來坦克廠,他並不僅僅是為了賺取工資,養家糊口,更是為了父親!他的腦海裏思緒萬千,就在這時,坦克停在了秦振華的旁邊,然後發動機熄火了。
炮塔內,一名中年人鑽了出來,他的兩手托著炮塔的艙蓋兩側的邊框,一邊向外爬,一邊向著秦振華喊道:“這次試炮,打了三炮,炮膛裏麵已經掛銅了,秦振華,王二柱,你們倆,繼續把這輛也擦幹淨。”
什麼?又是我們?當聽到了劉建誌的話的時候,王二柱再也忍不住了:“劉師傅,我們已經擦了三天的炮膛了,怎麼還是我們擦?”
秦振華聽到王二柱這麼說,趕緊伸左手拉他,已經來了一段時間了,你怎麼還沒有認清形勢?劉師傅可是咱們維修車間裏麵的老資曆,你這樣得罪他,怕是要有麻煩啊!
一機廠,作為國內最大的坦克製造廠,製造坦克才是它的主要業務,維修車間,就處於工廠的最外圍,並不起眼,在碩大的工廠內,隻占據一個小小的角落,而且,出去之後,就是靶場。
這是坦克廠專門設立的一個特殊車間,一些服役的坦克出現了故障,有的可以進行野戰維修,有的就需要返廠了,工廠的學徒工,都是從維修車間開始的,可以首先掌握一些坦克維修技能,也可以熟悉各種操作,等到幾個月之後,在這裏熟悉了,就可以上生產線了。
秦振華和王二柱是前後腳進來的,已經來了三天了,作為學徒工,他們每天都在擦拭試炮之後的炮膛,本來他們是任勞任怨的,但是現在,王二柱已經忍不住了。
遠處,幾名同樣的學徒工正在快步地走上來,有人拿著煙,有著端著劉建誌的罐頭瓶子的水杯,大踏步地走過來。
“劉師傅,慢著點。”幾名學徒工到了跟前,趕緊去扶劉建誌,劉大軍最快,把手裏拎著的劉建誌的茶水放到了坦克側麵的工具箱上,伸出手去。
“這小故障,您還跟著去試車,真是不辭辛苦,咱們維修車間裏啊,就數劉師傅最認真。”一個個的馬屁精們,不停地稱讚著劉建誌。
所有人都將目光放在劉建誌的身上,唯恐護駕不利一般,沒有人看到,秦振華的右手,在工具箱上晃動了一下。
“別說三天了,擦炮膛,掛履帶,你們至少也得幹三個月,三個月之後,再說吧。”劉建誌根本就不正眼看王二柱,在幾個人的攙扶下,隆重地下了坦克。
“他們呢?”王二柱指著那些點頭哈腰諂媚著的學徒工,憤憤不平地說道:“我們都是學徒工,要幹,也可以輪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