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大營
“報!將軍,軍師,敵軍炊煙有異,似乎有增援的兵馬!”一軍士進入大帳中,對孫周二人報道。
正在下棋的周瑜和孫策對視了一眼,一同起身,然後來到瞭望塔上,看向遠處的張遼大營。
多虧了這一馬平川的地形,氣又是多雲微風,使得孫策二人可以將對麵的炊煙看的很清楚。
“怎麼多了這麼多?這這比之前好像多了一倍,難道又來了一個騎兵師?”
孫策對河北軍製也很了解,開口道。
周瑜將並為棍裝的折扇輕敲腦袋,對邊上的軍士問道“這炊煙何時變成這樣的?”
“大約一炷香前。”
“一炷香?這和之前他們吃飯的時間不太一樣啊”
“是的,之前炊煙就冒起過一次,這是第二次了,但位置不同,應該是新挖的灶火。”
“新挖的?”周瑜先是一愣,然後哈哈大笑了起來。
“張遼啊張遼,原來你還會用計了!”
“公瑾,你這是計?”
周瑜自信的點頭道“如果真的有援兵到了,那麼之前點的灶台為何不重新點燃用起來呢?
如果是我用兵,必然是讓老灶複燃,不讓對方知道我軍有增援,因此瑜料定張遼是在用計!”
“那張遼的目的是什麼呢?”孫策又問道。
“目的”周瑜閉目思索了一番,突然問道“伯陽將軍現在是不是應該已經到下蔡了?”
孫策算了算,點頭道“是差不多了。”
“河北兵馬有電台,消息可以相隔千裏之外傳遞,張遼突然用增灶疑兵之計,必然是因為後方出了事情,想以此來威懾我軍,讓我軍不能輕舉妄動!”
“後方出事了?公瑾的意思是伯陽襲擊河北軍糧道已經得手了?”
“必然如此!否則張遼何必如此威懾我軍?
要知道,我軍野戰本就弱於河北兵馬,他這樣威脅我軍,讓我軍不敢出營,不是多此一舉嗎?
這是因為他心虛了,他害怕伯陽將軍有飛奴可以用來傳書讓我軍知道消息,伯符不用心急,一切等明日再看就知道了。”
“明日?”
“之前我檢查過被我軍殺死的河北軍士身上和戰馬所帶的東西,他們的隨身糧草隻夠五的,這也是為什麼河北的後續部隊一直上不來的原因,他們奔襲的速度超過後勤速度太多了,他們在等糧。
現在他們的糧道斷了,你,張遼能不撤軍嗎?
伯符,你立刻選幾個精銳機敏之人,夜伏到張遼營外,如果我沒猜錯,他們很可能連夜撤軍!”
“好,我這就去安排!”
——張遼大營
“之前師長襲營,陷了兩三百兄弟,周瑜一定檢查了他們隨身物品,知道了我軍糧草情況。
隻要我軍連夜撤軍,他一定會誤判為我軍糧道已斷。
師長可讓趙軍團長和閻軍團長埋伏於兩側,等孫策追殺上來,左右夾擊,必能大勝!
對了,曹營長,你可以帶你的精銳弓騎,繞道埋伏於孫策軍之後,萬一孫策殺出重圍,就靠你的神射將其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