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許靖(2 / 2)

那人撫須點頭而笑,讓仆人將門關上,然後和虞翻對麵而坐,拿起漆碗喝了一口。

“好酒啊隻是這樣的好酒,卻沒人欣賞,倒是可惜。”

“如今不是有欣賞之人了嗎?”

二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許公對大將軍如何看?”

虞翻知道來人不會隻是為了喝酒,故而問道。

原來來人是下名士,昔日尚書郎——許靖!

許靖和其弟許邵都以品評人物而聞名於世,月旦評就是他們的傑作,但也因為業務相似,二人互相敵視,許邵任汝南郡功曹時就對許靖進行排擠,使得許靖隻能替人趕馬磨糧來養活自己,一直到換了汝南太守,才得以為計吏,後一路升遷,在董卓入洛後,被董卓信任,讓其和周毖一同負責官吏升遷罷免之事,如韓馥、劉岱、孔伷、張邈都是他們兩個商量任命的。

後來這些人都起兵反董,把董卓差點氣死,許靖也知道不能再在洛陽待下去了,急忙逃到關東,因為很多諸侯都承蒙他的恩典,因此倒是到哪都有飯吃,一路吃到了揚州豫章這。

“大將軍人傑也!如不篡位,可比周公!如日後篡位,雖不比太祖,也可比文武!”

虞翻有些吃驚許靖居然對馬強評價如此之高,疑問道“大將軍清田分地,科舉取士,打壓儒學,啟用草莽,改製變法,難道這些許公都支持?”

許靖放下漆碗,歎道“我知世人對大將軍頗有非議,但在我看來,大將軍所作所為,皆是在救下啊

我出自汝南,遊曆過各郡,各地世家對百姓的壓榨已近極致,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之《韓非子》中的記載如今卻是常見之事,大漢的子民連孩子都不想生了,難道還不應該變法嗎?”

許靖的是華夏自古就有的溺嬰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源就是百姓負擔太重,無法養育自己的後代,要知道多一個孩子可不是多雙筷子的事情,而是多了一大堆的稅賦要承擔,更別日後的婚喪嫁娶所需要的錢財了。

別以為多子多福是華夏幾千年的傳統,那是官宦之家的傳統!因為隻有多子才能讓家族的權勢延續下去,其實盡量少生孩子才是百姓的述求,隻是古代沒有避孕措施,隻能用溺嬰的方式解決多出來的孩子。

即使是被認為百姓最為富裕的宋朝,也有“閩之八州,惟建、劍、汀、邵武之民,多計產育子“的主動計劃生育行為,白了,生多了就是養不起,與其全家餓死,不如死一個。

但這在許靖看來,就是下出了問題!

“仲翔可知,河北人口已在快速恢複?可見馬子玉對民甚善。

仲翔你才高氣更高,王朗、劉繇這些人是不值得你輔佐,也無法用好你的,何不北上尋找明主?”

虞翻想了想,搖頭道“在下家中還有老母,吾自己又眷戀家鄉,不願意北上,不過許公之言卻也是在下所想。

在下知道日後該如何做了。”

許靖點頭起身告辭,他剛剛走出門,就聽到城外聚集兵馬的陣陣鼓聲。

他知道,這是劉繇等人要起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