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九章 決戰部署(下)(1 / 2)

當然,和項羽奔襲三百裏相比,郭嘉的穿插兩千裏的計劃更是可怕加大膽。

這也就是愛弄險的郭嘉了,要是諸葛亮,一定不會如此用兵。

“七萬騎兵?每日推進百裏?這”馬騰吞了口口水,不知道該什麼好。

七萬騎兵,不知道大漢有多長時間沒有出現過這麼大規模的騎兵部隊了。

當然,這和昔日漢武、漢宣帝時期動不動就出動近二十萬騎兵掃北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但要知道,在漢靈帝時期和鮮卑決戰時,烏丸校尉夏育等人也不過有三萬多騎兵。

而現在,河北居然有七萬騎兵!

即使其中有兩萬是充數的義從,可這種義從在以前那也算的上是精銳了!

“七萬騎兵糧草補給怎麼辦?”馬騰又問道。

騎兵也要吃飯的,而且吃的比普通步兵還要多得多。

當然,這多的那部分不是人吃的,而是馬吃的。

很多人以為騎兵隻需要準備人吃的糧食就行,畢竟馬可以吃青草,但你真的這樣做,你就會發現你的馬分分鍾死給你看

馬是奇蹄目動物,和牛這種偶蹄目動物有多個胃不同,馬匹無法進行反芻,消化能力很弱,與牛羊對纖維50%-90%的消化率相比,馬的消化率隻有40%不到,因此牛可以隻吃青草就進行勞動,馬匹卻需要消耗大量的精糧。

比如一匹戰馬一要吃二十多斤的糧草,其中最少有一半得是穀物、豆類這種精糧,而且還得吃宵夜,正所謂馬無夜草不肥嘛,隻有這樣,戰馬才能保證戰力。

當然,你要給馬吃路邊的青草行不行,那當然是行的,隻是這樣一來戰馬要掉膘,二來會因為勞累而生病,過勞死可是戰馬死亡最大的原因了。

例如後世日軍侵華時就有作戰報告記載,一個聯隊的一千五百匹馬在經過兩個月征戰後,損失了七百多匹,其中過勞而死或者無法再使用的馬匹就有三百多匹。

因此騎兵可不僅僅是養著貴,用起來一樣貴!

在西涼多用騎兵的馬騰對這些再了解不過了,的確,你用騎兵可以減少需要補給的數,但所需的糧草補給不但不會少,反而會更多。

像項羽,奔襲三百裏,跑得快隻要一晝夜,騎兵自己就可以帶足夠的糧食,但你現在要走一個月,那就不是騎兵能自己解決的了。

郭嘉點頭道“總參自然是有考慮的。

伏波將軍你看,從潁川的陽城開始,就有潁水可以運輸糧草,而這條河道是直連淮水到廣陵的,這也是為什麼總參設計走這條路線的原因。

根據測算,一名騎兵一需要消耗十公斤左右的糧草,騎兵雖然無法攜帶一個月的糧草,但隨軍攜帶七日糧草卻沒什麼問題。

有七日緩衝,足以後續部隊攻下城池,將糧草運到騎兵手中。

即使中途有變,騎兵也可以借著豫州的平原地勢,回到有糧草的後軍之中。

畢竟,我們是有能千裏傳音的電台的!”

到電台,馬騰頓時沒脾氣了。

這玩意簡直就是仙法,居然能千裏傳音,有了這東西,大軍相隔千裏也可以如臂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