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九章 益漢之戰(上)(2 / 2)

“漢中本我益州之土,米賊妖言惑眾,禍害一方,如今正是吾等收服失地之時!

此戰隻可勝,不可敗,諸將要奮力向前,誅殺逆賊,不可懈怠!”

“諾!”

了幾句場麵話後,龐羲開始正式下令,他按照之前劉璝的建議,派張任、泠苞二人率兵馬五千佯裝糧隊為先鋒,自己帶大軍一萬為中軍尾隨其後,劉璝帶兵一萬為第三隊,留下楊懷的五千人守白水關,以防不測。

同時因為金牛道運糧困難,又讓鄧賢帶剩下的人專職運糧,關鍵時刻也可以充當生力軍。

這裏就要一下一個已經在大漢消失了快四百年的大湖——地大澤。

後世不少人都奇怪,為什麼劉邦出漢中打關中打的那麼順利,到諸葛亮手裏就那麼難呢?

對手有區別自然是原因之一,但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在這四百年中,蜀中地理發生了大變。

在四百年前,劉邦出漢中的時候,過白水關的西漢水和漢中的漢水其實是相連的,當時的西漢水過白水關後和漢水、嘉陵江在武都郡內彙成一片,形成了一個大湖,被稱為地大澤,這個大湖就像一個然水庫一樣,使得西漢水和嘉陵江上遊的水位高漲,水流速變緩,也將祁山道和陳倉道同漢中平原貫通了起來。

後世人都知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人家這個渡可是有講究的,那是真的有河流可以從漢中直達陳倉。

而就在劉邦出漢中二十年後,武都發生大地震,將三條水道之間的連接都給震斷了,不光光地大澤沒了,剩下的水道也變得狹隘了起來。

水道一狹隘,水流就急了,也就難以當成糧道來運輸糧食,這也是為何到諸葛亮出漢中就會如此艱難的原因。

出漢中難,入漢中也一樣難。

沒有水路,隻能走陸路道,用車推人挑的方式運輸糧草,而無論牲畜還是人可也是要吃飯的,這一來一回,運上十斤,能送到五斤就不錯了。

龐羲正是要以運糧困難為借口,讓軍士偽裝成運糧的勞夫,以便偷襲陽平關。

“快點,還有半個時辰就要出發了,動作都快點!”張任一邊四處查看,一邊喊著催促的話。

“子堪,你過來一下。”

張任回頭看到是劉璝,急忙走上前抱拳道“將軍!”

“這一次出征漢中,我總是有些不放心,龐公的計劃是不錯,但能不能成功,全在楊鬆一人,太危險了”

“將軍的意思是?”

“你素來多智,此次我讓你當先鋒,就是要你細細查探漢中虛實,我很擔心這是不是張魯和楊鬆的詭計啊。”

“將軍放心,卑職明白!”

劉璝點了點頭,他對張任的能力還是很相信的,要不是張任出身太低,就算當一個中郎將也沒什麼不行的。

張任是蜀郡人,出身寒微,昔日童淵在蜀地闖蕩時發現了年幼的他,收為弟子,傳授武藝,張任學成後回到家鄉,憑借本事從軍,不知不覺已經十餘年,如今已經是廣漢郡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