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劉使君三番五次讓你出仕,你又不願意,連山民你都不抓著不讓他出仕。”
龐德公笑道“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
在荊州,站在最高點的士族自然是被劉表依為左右臂膀的蒯氏和蔡氏,但要士林聲望,最高的卻是龐德公。
要知道無論是司馬徽的水鏡還是後來諸葛亮、龐統的臥龍、鳳雛,都是龐德公評價出來的,他就是荊州在野士族的扛把子,擁有評人高低品級的權力。
因此劉表也三番五次的想請龐德公出山,可龐德公既然都看穿了劉表日後必失荊州,又何必去當亡國之臣呢。
曆史上也是如此,龐德公一直等到曹操穩定了南陽後,才讓其子龐山民出仕。
這些頂級士族大佬,可各個精明如鬼呢。
龐德公聽了司馬徽的話,不置可否,隻是道“聽聞兗徐聯兵攻袁術,先生以為荊州可有人可為蘇秦?”
司馬徽看了龐德公一眼,知道了龐德公的打算。
龐德公做為士族魁首,自然是不願意讓打壓士族的馬強統治荊州的,可河北的優勢已經太明顯,就如同昔日的秦國,那麼要製衡馬強,唯一的辦法就是效仿昔日蘇秦,行縱橫之法,合縱各州,共抗馬強。
“如再過十年,諸葛亮、龐統、陸績皆是人選,至於現在麼”司馬徽思索了一番道“諸人之中,隻有徐庶有這個能力了,但可惜是個寒門子弟,士族之中,就隻剩下石廣元了。”
龐德公點了點頭,深以為然。
“十年太久,恐到時吾等皆為馬子玉的座上客了。
寒門無礙,吾等為其揚名即可!”
還在聽收音機的徐庶還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將迎來翻覆地的變化。
數日後,在一次文會上,龐德公當眾誇讚徐庶,稱其有治國安邦之才,又因為徐庶跟風買了一把折扇,便送其雅號涼友,徐庶之名頓時大起。
接著司馬徽又對外人徐庶之才在當世潁川士子中,可為第一,其才不下昔日蕭張,這讓劉表都被驚動了,急忙跑來請徐庶為官,徐庶卻按照龐德公和司馬徽的建議拒絕,這更讓他的名聲再上一層樓。
隻覺得這些日子中了大將的徐庶這一日突然被龐德公和司馬徽叫入屋內,細機密,徐庶這才明白為什麼這些日子這兩位會如此賣力的給自己揚名。
實話,徐庶對馬強還是很有好感的,畢竟他自己出身寒門,又因為少年任俠,不被士族子弟接納,在鹿門一開始更是隻有同郡的石韜願意親近自己,因此他對馬強那科舉取士之法極有好感,覺得察舉製那種靠名聲取士的辦法不可取。
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在龐德公和司馬徽的加持下,也已經有名士的潛質了,他真的有了一頭牛
“兩位先生,學生明白了,隻是昔日蘇秦得燕國之信,後能成合縱之事,學生要效仿之,不知燕國在何處?”
龐德公二人對視了一眼,一同道“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