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聽了馬強的話,點頭表示記下,又道“師父,但再怎麼簡單,也沒辦法和現在的馬車那麼簡單,這東西涉及的科學知識太多,不知道其中原理,壞了想修好可不容易。”
馬強一想也是,這年頭大部分人連字都不認識,別修蒸汽機了。
君不見,後世青州的那間專注於汽車修理,美容美發的名校後來也是大專了。
得,看來到時候也得辦一些培訓班了,我也不求你懂其中原理了,反正會修就行!
蒸汽機的首次試驗成功讓馬強興奮了好幾,但這樣的好心情很快就被各地的壞消息給澆滅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關中把雨水都吸過去的緣故,關中那邊是連連大雨,都快把關中變成池塘了,而河北卻是雨貴如油,整個夏,也就稀稀拉拉下了那麼一點點,真的是一點誠意都沒有。
沒有雨水,農業就要欠收了。
別古代,就是後世,農業也是一個政權的基礎。
水水水
馬強背著手在大殿中走來走去,想著如何能搞來水。
這樣大麵積的缺雨,就是給自己幾門高射炮來搞人工降雨也沒用啊。
上求不到水,難不成要往地下求?
等等!
往地下?
可以啊!
現在自己不是有鍋駝機了麼,那麼打深水井就不再是那麼難了!
要知道,按照後世的測算,地球上的淡水有百分之六十八左右為冰川,百分之一左右為地表水,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全都是地下水。
如果真的能挖出大量的深水井,今年大概是來不及了,明年即使大旱也不怕了。
畢竟這年代的地下水還豐富的很,不像後世,地下水被用的很多地方都開始塌方了。
想到就去做!馬強當下往科學院趕去,找張寧、顏發等人一起研究用鍋駝機打井的辦法。
實話,無論是這個時代還是後世,馬強還真的沒見過打井。
但人類打井的曆史,卻是長的和人類文明史差不多長。
後世的浙江河姆渡遺址就發現了井,而井這個字,更是在甲骨文上就出現了,可見華夏民族打井的曆史。
打井對於農業文明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技術,因為這使得即使遠離河流重要的然水源,也能製造出人工水源,從而使得灌溉的麵積變得更大。
最早的挖井,大概就是人類的好奇心作祟,覺得既然植物的根都在地下,那就挖一挖,結果就發現出水了。
後來的打井技術越來越高,但在漢末,深水井還是極少有的,南方的水淺,有的兩米深就夠了,北方雖然要深一點,也不過五米到七米左右,畢竟這個年代的人力也是極為寶貴的,真的挖不出來就換個地方好了,畢竟打井越到後麵,難度也就越高。
但這一切在機械麵前,也就不再是問題了。
“打井機?”幾個人對望了一眼,都沒想到馬強召集研究討論會是要討論這個。
“對!就是打井機!”馬強道“現在我們已經有了鍋駝機,這鍋駝機不僅僅可以用來運輸,用來打井應該也沒啥問題。”
張寧雖然做出了蒸汽機,但對蒸汽機的應用理解的並不深,她想了想挖井的場景,怎麼也想不明白怎麼把蒸汽機應用在這上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