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招!你什麼?不許我們進晉陽城,還讓我們就在這裏安營紮寨,防備征北軍?”袁譚瞪大了眼睛,看著被袁紹留在太原的從事牽招。
牽招,字子經,他是昔日何苗長史樂隱的學生,當時隨著洛陽的亂局,何苗被殺,樂隱也命喪黃泉,是牽招與樂隱門生史路等人,冒著危險收斂樂隱屍體,載其還鄉,隨後被袁紹征辟,在到並州後逐漸嶄露頭角,被任命為從事。
“大公子,這的確是明公的命令!還請大公子接令!”
“什麼明公?他算什麼明公?不過是父親的三子,論才能,論理法,他哪裏有資格繼承父親的並州?”
袁譚還沒話,邊上的袁熙就炸了。
畢竟他才是拿到了並州刺史印的人。
“兩位公子如不願意聽令,蘇由、李孚已經屯兵一萬在祁縣、陽邑,到時恐有不忍言之事啊!”
牽招的話讓袁譚等人更加憤怒,許攸走上前道“我軍如今軍糧緊缺,即使要我軍守在山隘,也需撥些軍糧。”
“這是自然,每五日都會有糧車送來。”
五日送一次糧,那糧自然也是五日之用,這是準備用糧草卡死袁譚了。
袁譚氣呼呼的看著牽招離去,指著他的背影對袁熙道“昔日父親怎麼會看重如此人!”
高幹在邊上擔憂的道“我們隻有兩千人,五日糧,這涅縣城低民少,要是征北軍來犯,我們根本抵擋不住啊。”
“五日糧征北軍一來,都不用打,餓都可以餓死我們。”袁熙歎了口氣,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許攸見幾人如此,心中暗笑。
馬強可是許諾過的,隻要他能挑撥這三兄弟互相內鬥,幫征北軍拿下並州,他許攸外能為郡守,內可為謀臣。
在此時的許攸眼中,這三兄弟就是金燦燦的功勞啊。
至於和袁紹的情分嘛在袁紹死後自然也就煙消雲散了。
他許攸可不是那種迂腐之人。
“大公子,二公子,如今看來,三公子為了權勢,已經不再顧念兄弟之情了,如此下去,並州再無二位公子,不,再無我等立足之地的。”
許攸的話,正是眾人擔心的事情。
“可如今大敵當前”
袁譚的大局意識強迫著自己保持克製。
“這簡單,大公子和二公子可以書信馬子玉,就希望征北軍退軍,以此讓並州各郡支持兩位公子,馬子玉既然放二位公子回來,必然會願意的。”
袁譚二人無奈,隻能依計寫信,三日後,探馬就飛奔來報“報!!征北軍突然撤軍,現在已經全部進入了壺關。”
探馬傳來的消息,讓眾人對視了一眼,喜悅之情,不可言表。
許攸立刻道“看來馬征北的確講信譽,果然撤軍了,現在正是我們解決內部問題的大好時機啊!”
“太好了,必然是馬強相信了我們兄弟會臣服於他,這才撤軍的!”
人總是願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東西,這種是人性的弱點,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被騙的傾家蕩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