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無關(2 / 2)

另外,還有情報人員,專門租住在吳淞江口和蘇州河邊,他們特意租住在二樓或三樓的閣樓,每的任務也是拿著望遠鏡,觀察和記錄江麵的日軍船隻。

還有各個機場附近,如果周圍沒有房子的話,情報員隻要氣合適,就會在亮前潛伏到機場附近,觀察日軍飛機的起落架次和機型。

至於從公開發行的報紙和書籍上搜集情報,就更加方便了。隻要在上海發行的各大報紙,每都有專人抄錄,整理之後報送重慶。

後大椿遲疑著:“我和付主任有些擔心,上海這麼缺糧,日本人到時會不會怪到我們頭上呢?”

胡孝民沉吟道:“上海的糧價之所以大漲,並不是因為糧食少,而是周邊難民大量湧入上海。隻要我們清鄉進行順利,把新四軍趕走,他們自然會回到鄉下。到時候,上海的糧荒自然就消除了。這不是我的,而是趙高官的。”

上海糧荒,日本人早就責問過趙仕君。但趙仕君的論調,與日本人完全不在一個頻道。畢竟,清鄉開始後,很多人逃離清鄉區,也是事實。

清鄉表麵上是打擊新四軍和渝軍,但清鄉部隊到了之後,他們與土匪無異。原本生活艱難的人家,現在更是活不下去,沒辦法,隻好逃荒。去上海做工,或許還有條活路。留在農村,搞不好會活活餓死。

後大椿看了付政一眼,兩人的目光中都流露出欣喜之情:“有趙高官這番話,我們就穩心了。”

有趙仕君頂著日本人的壓力,他們根本不用擔心。

付政端起酒杯,誠懇地:“感謝胡廳長對我們糧食部工作的大力支持,兄弟不才,先幹為敬。”

胡孝民站了起來,豪爽地:“既然大家都是兄弟,就不用客套話。一起來,喝了這杯酒,以後就是好朋友、好兄弟。”

散席後,付政與後大椿同車而返,在車上,付政問道:“大椿,胡孝民那邊,是否要給點好處?”

後大椿不以為然地:“糧食收購工作,本就是我們在做。胡孝民隻是配合,句不好聽的,就算沒有他,我們照樣可以做好。我聽胡孝民胃口可是大得很,如果讓他知道,我們有這麼大的利潤,以他的手段,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把我們兄弟踢出來了。”

在常州時,他見識過胡孝民的手段。當時常州八十一家糧行,哪家沒給胡孝民好處?可胡孝民給他分了一杯羹嗎?胡孝民吃肉,他連湯都沒喝一口。甚至,還讓自己欠他一個人情。

如果讓胡孝民知道,糧食收購,竟然有這麼大的利益,不定他和付政會被取而代之。胡孝民可是個大特務,跟這樣的人打交道,要特別心。

付政擔憂地:“我總擔心,我們這樣做會出事。”

後大椿不以為然地:“剛才他不是了麼?上海糧價暴漲,是因為難民湧入。既然如此,與我們何幹?再了,我們的工作已經做得很好,就算日本人也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