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堯問:“所以你的判斷是:日軍會南下?”
胡孝民篤定地說:“細節決定成敗,從日軍展現出來的細節,基本上可以推測他們的意圖。日本是個精打細算的國家,他們資源有限,絕對不會憑空一下子訂這麼多夏裝。我查過往年的夏裝訂單,今年新增加的夏裝,足夠裝備超過二十萬軍隊。”
胡孝民說道:“日本人喜歡搞一些欲蓋彌彰的小動作,最近關於關東軍的報道都少了。而他們與美國的談判,態度卻越來越強硬,甚至可以說蠻橫無理。在美國麵前,日本隻是彈丸之地,他們這麼做的用意,很可能也是為了南下作準備。一旦日軍南下,將與英美開戰。”
劉堯詫異地說:“日本瘋了嗎?”
胡孝民緩緩地說:“因為這場戰鬥,日本國內的資源消耗巨大,國民生活質量大降。我所認識的日本軍官,都希望能弄點日元寄回去改善家人的生活。還有些人,在想辦法把家人接到中國。也就是說,他們在中國的生活,已經勝過日本。”
劉堯微微頜首:“南麵有日本急需的橡膠和石油,沒有這兩樣東西,戰爭就沒辦法繼續了。”
如果日本國內真的到了這樣的地步,他們也隻能先獲取資源。畢竟,北上對日本短期來看,沒有任何好處。日本人的目光一向短淺,他們隻想拿到眼前的利益。
胡孝民通過這些細節,判斷日軍的動向,是很有道理的。日軍今年新增加了幾十萬套夏季軍裝,很有可能是為了南下作戰。
胡孝民說道:“其實從今年開始,日軍就開始進入頹勢,他們新補充的兵源,素質差了很多。聽說日本國內征兵的條件,是一再放寬。比如身高,原來至少也要一米五以上的,現在一米四的個子都招收了。”
日本的衰敗,從很多細節都能看得出來。登部隊的人,開始關注個人利益。上海的海軍,為了跟陸軍爭奪利益,縱容包庇走私,七條船每天去蘇北,對船上的貨物和人員,日軍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胡孝民原本以為,他這輩子都可能要潛伏在敵人內部。現在看來,有生之年能看到抗戰勝利,能光明正大回到黨的懷抱。
劉堯突然說道:“到蘇州後,你還有一個秘密任務,監視趙仕君和許均鶴的態度。”
胡孝民微笑著說:“他們一直在我的監視之中。”
劉堯說道:“這次不一樣,趙仕君與華中區的同誌有聯係,答應提供清鄉的情報,而其中負責聯絡的正是許均鶴。當然,你以後也有可能成為趙仕君的聯絡員。”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