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堅守(2 / 2)

說話的是一名三十來歲的男子,他叫吳本德,安徽桐城人,性慷慨,好任俠,中學畢業生後,正值抗戰爆發,立誌殺敵,投身蘇浙邊區遊擊隊,擅長短槍射擊。

去年12月,經新二組組員趙洪濤介紹,參加上海區工作,任新二組行動小組隊員,多次參加對敵行動,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務。

盧義剛低聲說道:“不可造次,組座的意思,既要完成任務,更要保護好自己。”

他們就在慈悉裏71號附近找了家飯館,在二樓找了個靠窗的桌子,一邊吃著飯,一邊觀察著71號的動靜。

他們負責後門,前門還有一個跟蹤組。譚紹良如果從前門出來,根本一點機會都沒有。後門車子開不進去,或許還有一絲機會。

旁邊的鄧炳榮好奇地問:“盧組長,你見過組座麼?”

鄧炳榮是江蘇鹽城人,1939年4月參加軍統工作。他是中央軍校畢業,又參加了黔陽班培訓,畢業後分配到上海區新二組。

錢鶴庭當組長時,鄧炳榮也沒見過本人,他能接觸的,最多也就是行動小組長。其他小組成員,剛開始還認識幾個,後來各個單位不斷更換住所,早就聯係不上了。

盧義剛輕輕搖了搖頭:“我們身處敵後,知道的越多就越危險。”

吳本德說道:“你們怎麼想的我不知道,但我是真佩服組座。咱們新二組應該是殺敵最多的吧?”

馬寧一擔任新二組的組長後,新二組的行動次數不僅明顯增多,而且每次的情報精準,行動果斷,撤退有序,新二組到目前為止,好像隻損失了幾個人。這樣的成績,放眼整個上海區,甚至全國,都是獨一份。

盧義剛點了點頭:“程海濤、蕭一誠、許申、薑文質,如果再加上譚紹良,咱們行動小組就能史上留名了。”

馬寧一剛擔任組長時,他還有些不服氣。幾次行動下來,他發現,在馬寧一的領導下工作,不但可以殺敵立功,還能最大限度的保護自己。這讓他對馬寧一越來越敬佩,哪怕他沒見過馬寧一,但這種敬佩卻是發自心底。

這次製裁譚紹良,馬寧一特別交待,一定要注意隊員的安全。如果情況不允許,寧可不開槍,也要以安全為上。

譚紹良隨時可以殺,兄弟們的生命更寶貴。

眼尖的鄧炳榮,突然看到慈悉裏71號後門停了一輛小汽車:“看,有輛車停在了後門。”

盧義剛馬上起身:“譚紹良可能要出門,走。”

他知道馬寧一的本意,可製裁譚紹良機會難得,身為行動小組長,必須抓住任何一個機會。像譚紹良這樣的漢奸,早點死掉,對整個抗戰都是有利的。

譚紹良今天確實要外出,他不敢從前門走,每次出門總感覺有人跟蹤。今天都沒坐自己的車,想從後門悄悄出去。

譚紹良和保鏢剛走出後門,突然發現周圍的氣氛異常,四周似乎多了不少陌生人,那些人的目光,似乎都在自己身上,他暗中一聲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