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勸離(1 / 2)

顧慧英感受到了胡孝民的冷漠,人命在他眼裏,顯得如此不重要。租界內的法院人員,如果不低頭,恐怕會死不少人。

在顧慧英看來,胡孝民是個矛盾體。他可以與馮五兄妹成為朋友,也能供溜一眼姐弟讀書,這是他心裏善的一麵。而他又殺人不眨眼,張揮和楊進海,僅僅是懷疑他,就被滅了口。

顧慧英有時候會懷疑,胡孝民是不是因為壞事幹多了,怕遭報應,才故意做點好事積德?

顧慧英突然問:“有件事想問你,香蓮照顧溜一眼姐弟,是不是你的意思?”

她希望用這件事,激起胡孝民心中更多的善念。

胡孝民點了點頭:“是啊,他們姐弟很聰明,如果能讀點書,以後會有出息的。”

“我發現香蓮還給他們做衣服了。”

胡孝民不以為然地:“他們的衣服能穿著上學嗎?”

顧慧英道:“我也想做幾套衣服,香蓮找的那家裁縫店還行,先去試做一套。”

胡孝民平靜地:“讓她帶你去就是。”

他當然知道,馮香蓮去的那家裁縫店,其實是交通站。有馮香蓮這個交通員後,胡孝民不用再冒險與上級聯絡。所有的情報,讓馮香蓮轉交就行。

第二上午,胡孝民向陸實聲報告時,拿出了一封昨晚親自寫的信。

“處座,你看看這樣寫妥當麼?”

陸實聲輕聲念著:“值此汪先生倡導和平運動,國民政府即將還都之際,台端理應響應,共維時艱。然而,事與願違,台端竟然仍為渝方張目,與我各和運誌士作對。對此,已至無可忍讓之地步,我會同人,萬難坐視,特函忠告,限一星期內來我會聯係。如執迷不悟,逾期不來,即將采取最嚴厲之製裁手段,幸勿以兒戲視之!”

胡孝民謙遜地:“如有不妥之處,還望處座指正。”

這封信,充滿了利誘、威脅和恐嚇,他寫的時候感覺良心難安,但不寫,會讓人對他有所懷疑。這樣的信,李奇濤是絕對寫不出來的。

陸實聲道:“很好,一字不改,就這樣發出去。特別注意,一定要確保高二院的院長華育收到。”

胡孝民道:“華育的信,我親自去送。”

華育是浙江富陽人,著名法學專家,為人剛直不阿,一身正氣。畢業於東京法政大學,長期在司法界擔任要職,此時擔任江蘇第二高等法院的院長。同時,還兼任東吳、法政大學教授。

陸實聲提醒:“親自去送?那你得作好被罵出來的準備。”

胡孝民堅定地:“搞和平運動,被人誤解也是常事。隻要我們堅定信心,必定會贏得最後勝利。”

陸實聲歎息著:“張揮如果有你這樣的覺悟,也不至於誤入歧途。”

張揮在情報處的表現,差點讓他也相信了。特工總部的行動,屢屢受挫,與張揮的身份密不可分。

胡孝民道:“我們揪出了內奸,以後的行動必然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