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一個人,拋下一切去見吧。
那,我路過她家門口。
聽到有人叫我。
轉過頭去一看,真的是她。
就在身後不遠方,那時,真的很高興。
我每都會特地繞過一段路,經過她家門前,隻為遇到她。
可是,這樣的反複循環。
卻始終連她的半個人影也見不到。
我每都在堅持著。
早上,下午,晚上。
上學,放學,回家,逛街。
從不放過任何一個能遇見她的機會。
我在堅持著。
我堅信,總有一,她會看見我。
時光不負涼人。
我終於遇到了她。
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時,心裏是真的歡喜。
想想,我們認識已有七八年光景。
從學至中學再到現在高中。
我們吵過鬧過瘋過一起開心過。
互相依偎著感同身受的日子。
好像還在昨。
我們認識在夏,別離也在夏。
記得我家剛搬到這裏不久,就迅速地和你們成為朋友,打成火熱一片。
我們一起上學,一起放學,一起回家。
周末一起跑出家門玩遊戲,或是周末相約一起爬山去。
我們也會約著聚在某個夥伴家,看電視。
一大幫夥伴擠在一起,好不熱鬧。
我們會在做完作業後,走出家門,一起玩遊戲,都是些很常見的民間遊戲。
眾所周知的遊戲一連串,如“老鷹捉雞”呀,“丟手絹”、“畫大字”、“打死救活”等益智遊戲……多不勝數。
大多數遊戲都是在白進行。
早晨八點過後,接近九點之間,人們開始晨練,或外出上班,或下地幹活,或出發菜市場,買菜回家做飯到距離吃早飯期間的這段時間。
午至飯後休息,甚至到晚上最遲八點半睡覺之前。
連續了一。
要是沒有時間限製的話,不用吃喝拉撒,除去在家裏幫助媽媽做家務的時間。
其他夥伴們心裏的想法和我一樣,他們可以玩一整。
到了晚上,就裝神弄鬼嚇唬其他夥伴。
膽的就會被嚇哭,扯著嗓子鬼哭狼嚎似的吵著要回家找媽媽。
那個聲音,形象比喻,可以嚇飛樹上的一群鳥。
我們經常玩的遊戲是“躲貓貓”,大意就是“黑了,鬼來了,大家快找個地方躲起來……”這也是最受大家歡迎的遊戲。
尤其是夜晚來臨之際,視野所到之處,黑暗中一點燈光傳來的朦朦朧朧的神秘感。
偶爾,我們也會玩些“過家家”的角色扮演遊戲。
在遊戲裏扮演大人,模擬自己獨自一個人,過著獨居生活,周圍全是和自己一樣大的孩子。
在虛擬世界裏,我們想象著,這個世界裏不再有大人。
所有的職業都是我們孩子在崗任職。
夥伴們提供的那些玩具道具,真的是稀奇古怪,各式各樣。
什麼沙子當“飯”,植物作“菜”,棍子當“筷子”,碎瓦片用作“碗”,不同顏色的石子和灰當作“食用佐料”……
現在想起來,真的要為我們夥伴豐富的想象力感到讚歎。
我們見麵打招呼的方式也很特別,不是冷笑話就是猜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