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風起遼東 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黃斯通(4)(1 / 2)

5月18日,零點出頭。

從長生島出海的賀寶刀部、朱國斌部,正在羊官堡前修整。這次參戰的部隊全部是配馬。在深入敵境的環境下,靠兩條腿走路的步兵實在過於被動。

國防軍第四營留了一半人在長生島上協助防禦後續,其餘人會進入羊官堡,防止這座堡壘又被建奴奪回。後續抵達長生島的增援部隊會和長生島上的戰鬥工兵一起,在羊官堡這裏修建一處臨時港口。我們在解救出被困在流沙口大營的黃斯通部後將撤回這裏,通過港口離開。

朱國斌麾下的騎兵營剛剛跨過遼海海峽,馬匹狀態不好,此次並不作為騎兵使用,而是和我第四營一起作為龍騎兵參與戰鬥。當然,若是戰局不利,他們也要揮舞刀子去砍人。

在我們登陸之前,羊官堡已經受到“狼人”的襲擊。先頭部隊抵達時,牆壘部分已被狼人們完全控製,還有幾十個建奴在中央空地抵抗。自然,先頭部隊心地爆破開堡壘大門,將內部敵人殲滅。

我在羊官堡大門處接見了偷襲羊官堡的狼人部隊。領頭的是一個留著後金辮子的高大漢子,穿著一身正藍旗的皮甲——我注意到這是濟州島的仿製品。隨軍一同前來的李雲睿向我介紹道:“這是狼人部隊的指揮官,剛阿,野人女真人,起了個漢名叫陳衛國。”

我笑著和他握手:“你好,我早已聽聞東江鎮收留了不少被建奴壓迫的異族同誌。好好幹,對自己的同誌,我們一直是一視同仁的。”

等部隊修整完畢後,我和陳衛國一起上馬帶領部隊離開。陳衛國的漢話得還可以,少數無法表達的地方,他會用蒙古語出來,再由李雲睿翻譯。

他告訴我,“剛阿”在滿語中是“剛毅”的意思,這是他爺爺給他起的名字。

“你爺爺沒有一起到東江鎮來嗎?”

他搖搖頭,青紫一片的腮幫子鼓了幾下,歎氣道:“被牛錄額真打死了,因為上交不了糧食。”

我歎了口氣,沒有話。一旁的李雲睿轉移開話題,介紹了以陳衛國為首的歸化女真人和蒙古人在情報方麵做出的貢獻。從黃斯通在長生島站穩腳跟開始——那要追溯到啟四年——他就親手組建起長生島的狼人,這支同時兼顧對內和對外的特務機構。在從毛文龍處得到一批後金的叛逃者後,黃斯通便在與長生島相鄰的西中島建立了一處與普通後金村莊完全一樣的訓練基地,命名為“第二建州村”。

在這處占地上百畝的村莊裏,前來受訓的情報人員將作為村民,在叛逃者的帶領下過上一段徹底的後金式生活,滿語和蒙古語,做農活,練武藝,還要學會打罵漢人奴隸(當然不會真的有奴隸給他們練習)。直到他們徹底適應了建奴生活,磨去了所有的、過去二三十年的漢人生涯留下的習慣,他們才會被正式授予畢業證書,進入工作崗位。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情景式的訓練方式,我國的情報機構同樣采用。黃斯通能在17世紀的明國一隅獨立設計出如此先進的訓練模式,著實值得誇讚。

到了快兩點的時候,我們已經完全離開海岸線,行走在隻有星光的遼南大地上。士兵們嘴裏咬著竹製的銜枚,這可以防止他們不經意間發出聲音。當然,由於嘴裏一直咬著東西,他們不能用嘴巴協助呼吸,嘴角邊又總含著唾液,確實並不舒服。馬匹的待遇還好些,嘴被布匹封住,蹄子上包著草,整條行軍隊伍隻有人們低沉的呼吸聲,以及馬蹄子沉悶的踩踏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