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家族議事 二(2 / 2)

“我楊氏一族自百年前東遷至藍田縣,落戶於此,耕耘與此。百年間來,我楊氏族人代代相傳,與鬥,與人鬥,無數的苦難都沒有將我楊氏祖先的腰壓彎,無數次的險境都沒有讓我楊氏斷絕。我們代代傳承我們老祖宗的誡言,忠孝廉恥,我們後世子孫自當發揚光大。”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三叔公是我們族裏最長者,他在任咱們楊氏一族的族長的時候,從無過錯。族人們相處融洽,兄賢弟恭。今日長輩們和兄弟們抬舉我楊鐵牛,讓我擔任族長一職,我安然受命。但是我畢竟經驗少,處理族務還力有不逮,所以我提議讓三叔公擔任咱們楊氏一族的族老,具有監察族人和跟換族長的權力。如果我楊鐵牛有一處事不公,三叔公有權利將我換到,直接任命下一屆族長。”

“最近族人忙於春耕,但咱們族裏的犁老舊笨重,不僅要大量的人力也需要大量的耕牛,咱們村青壯勞力前幾年為國征戰,多數兄弟長輩都戰死疆場,咱們村的春耕比較其他村的要慢的太多。我家不成器的兒子和我四弟深感咱們耕種的不易,兩人造出來了一款新犁,不需要太多的人耕種,就能一日耕耘八畝多地,從明日起老四和我那不成器的兒子就造新犁,每家一具,讓大家要在春雨之前耕田完成。”

“下一項就是咱們村學堂的安排學堂由第三代族長籌建至今,也空閑至今。今下平定,世道太平了,咱們族裏的學堂也要提上日程。咱們楊氏比較其他族氏咱們相差在下一代的底蘊,咱們要是要趕在著盛世崛起就要把族裏的下一代抓起來,讓他們學習學識,不求的有人入堂封王拜相,隻求的孩子們不和咱們一樣在泥土裏刨食為生。”

“學堂的先生咱們族裏還沒有能力請個好先生,但是咱們也不能放鬆,在春雨播種後,家裏八歲以上的孩子倒要到學堂報道。先生的話就按照三叔公的提議有我家不成器的兒子擔任,給孩子們啟蒙開識。”

楊鐵牛一番激情盎然的演講,讓楊一凡有一種後世競選村幹部的趕腳,在聽到老爺子直接任命自己為學堂的西貝先生,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好歹怎麼樣也征求下我這個當事人的想法吧,你們這麼就決定了,也太沒有人權了吧。在了自己是個什麼水平,老爺子心裏沒有個數嗎,讓我去給孩子們教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

還沒有等楊一凡抗議老爺子的決定,村裏人的情緒徹底爆發了,耕地和學堂孩子們讀書對於祖祖輩輩們都是泥腿子的族人來簡直就是之音。

“好,族長,你就憑今的這番話,你當族長我楊六郎沒有什麼遇見,您放心播種完了我就讓我們家的癟犢子去學堂,要是我家子不聽話,你讓咱們家大侄子放心揍。”。

“對,六哥的是,放心揍。”

對於村裏人來,楊鐵牛今的這一番話不亞於在貧瘠的土地上第一次有了希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