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一道金色的彎月刀影劃過空;
錚,一聲深沉的古調彈出曠野的風。
這一聲一影,交彙後很快無影無形。
此刻,正好有一個少年看見了這一幕,忽地有些莫名無由的懷古。遇此,這位少年就坐在河邊的白沙堤上,雙眼婆娑迷離,似乎去到了那個夢境裏。
……
至此再無人理會那上的雲漸漸合攏,仿佛雲層之上,似乎有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殺!”這是雲層之上的紊亂的罡風正在怒吼!
在這能吞沒所有生命之舟的地方,卻有幾道偉岸的身影。
這是幾個肅殺的人物。
其中的一個人,赫然滿身死氣;眾人也環繞著他,仿佛他已經是個死人。
可惜,他未死!發出了朗朗的笑聲,這笑聲就像一個大晴似的使人暖洋洋。
他又念叨了一句:“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可惜應答他的,寥寥無人。而在圍攻他的人中,有一方臉漢子,臉上已經洋溢起了喜悅。
這位身穿樸素衣裳的方臉漢子,正是東王。隻有眼前的明皇死,東王便能立刻晉級為皇。
而東王旁邊的西王,穿著得體,衣服華貴。但是西王的眼睛裏,卻有一絲惱怒的光芒一閃而逝。下誰人不當皇?尤其是他這樣的與皇隻差一步的大英雄!
可是有東王擋著!
西王旁邊,是宗的冊封官。他板著個臭臉,好似不滿為啥明皇搞出來的這幅怒人怨的畫卷。
宗冊封官的旁邊,是三教之首的儒宗。儒宗和宗的關係並不是多麼友好,因此他們還有意隔著一段距離。
原本儒宗是人族的寄托,有力的對抗著宗神權,為人族謀福祉。可是不知道從何時起,儒宗成了人族中的顯貴,他們不再為了廣大人族謀福祉,反而分化成了文武商農四脈。
這四脈,以文脈居首,武脈次之,農脈更次之,商脈最次之!
此時,儒宗的文脈一派清高,武脈一臉倨傲,農脈一片寒苦,商脈一心有二。
儒宗四脈的旁邊,是妖宗。妖宗也是人族,不過是上古分化出去的人族而已。上古之時,妖巫大戰之後,靈力時代到來。而人族憑借那時候踴躍出了諸多聖人,成為了靈族第一,也順便成為了萬靈尊長。
可是聖人時代落幕以後,人族的實力大大下降。古老的妖之蠻荒之力又在人族中流行開來,就這樣從那時候起有一部分人族,開始組彙成了妖宗,並且投身到了蠻荒之地。
而剩下沒有忘卻聖人之本的大部分人族,則組彙成了東土世界的凡間,還有廟堂和江湖。他們有約,得禹鼎者得下——上承宗,下管萬疆;隻有怒人怨,揭竿而起,禹鼎才能易手。
此時東王一吼,眾人大聲喧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皇的神通竟被眾人之力全然封死,此時沒有一座山,一條河,一個子民供明皇驅使。
明皇的身後,他剛剛凝聚的祖魂之影全被衝淡了去,他剛剛提聚起的血脈之力又在一瞬間失之全無。
想想也可笑,一蓋世皇者,身為全下君父帝尊,竟被眾人逼到了手無縛雞之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