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顧秉謙不但把徐光啟招募到了麾下,而且又把朱國禎也攬入囊中,重臣中的江南士人基本上都統合到了顧秉謙麾下,官應震憑什麼就覺得顧秉謙就該讓位?
顧秉謙才五十出頭,身體也好得好,去年還納了一個妾室,精力很好,怎麼可能再按照當初的私下約定來讓位?
沒錯,理論上如果官應震能獲得北地士人的全力支持,也的確能在明春的重臣會議上得票壓倒顧秉謙,當上首輔。
可要知道當初約定顧秉謙一任讓位就是私下約定,並沒有律法上的約束力,馮鏗也不是保證人。
就算是馮鏗是保證人,那又如何?
北地士人群體不是馮鏗一個人說了算,還有喬應甲壓在他前麵,重臣中的北地士人就會聽馮鏗的?
扳起指頭算一算,八部尚書和都察院兩都禦史中除了農部尚書練國事算是馮紫英的鐵杆盟友,其他都不算是馮紫英的人。
而侍郎和副都禦使以及五寺卿中,馮紫英的人有誰?
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傅試算一個,工部右侍郎潘汝楨算一個,農部右侍郎耿如杞算一個,除了這三人,還有誰?
把擔任農部尚書的練國事加起來,也就四個,加上馮紫英本人,能夠有資格參與投票,馮紫英這一黨人也就五人。
湖廣士人這邊,官應震,自己,都察院右都禦史楊漣,兵部左侍郎熊廷弼,吏部右侍郎楊鶴,戶部右侍郎郭正域,也就隻有六人。
也就是說,即便是獲得馮紫英的全力支持,兩邊加起來十一票,距離要當首輔,必須還需要十票,哪怕是你獲得九票,二十票都可能被顧秉謙以現任首輔的名義否決。
可這十票哪裏去弄?
要麼從江南士人那邊去挖,要麼從其他北地士人那邊去拉。
其他北地士人,情況也比較複雜,理論上都喬應甲的基本盤了,如崔景榮、韓爌、孫居相、孫鼎相、孫居相、王永光這些人,都是老牌北地士人,就算是馮紫英,他們未必會買賬,要讓他們支持官應震,太難了。
但也還有一些三品重臣們情況不明,如商部右侍郎畢自嚴、大理寺卿曹於汴,這些人獨立性較強,貌似和喬應甲關係也一般,會不會遵從喬應甲的指令,還真不好說。
江南士人那邊,柴恪琢磨著如果好生運作一番倒是有可能能拉來幾票,顧秉謙的控製力還沒有那麼強,但要想得到十票,那幾乎不可能。
但官應震不肯罷休,始終覺得還有機會,柴恪也知道官應震肯定也還是有一些後手,比如在北地士人內部除了馮鏗這邊幾個外,他肯定也還能拉到機票,但具體情況官應震沒說,他也不好深問。
還比如在江南士人那邊,估摸著官應震也準備要做一些交易,看看能不能拉到一兩票來,尤其是五寺卿中江南士人不少,而且都是清閑職位,平素派不上什麼用場,也沒有多少人看重,但是在重臣會議上,那每一票都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