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想啊想,想啊想的,終於想到一個不錯的故事,她在心中回想了一遍,最後懷揣著故事,美美的睡去了。

第二天起床,牧晚歌做了早餐,又去村子裏麵借人家老麵,發了饅頭,打算等下牧家眾人來的時候,可以用來做茶點。

像這樣冷的大冬天,農家基本上是不吃早餐的,畢竟不是農忙,不吃早餐,還可以省一些糧食,張氏也已經習慣了早上不吃東西,突然牧晚歌叫她起床吃飯,又準備熱水給她洗漱,等她收拾好後,將熱騰騰的粥端到她的麵前,她還真覺得有些感動。

她越是感動,心中便越是愧疚,自己從前對這個孫女可算不上好,不過這個孫女卻對她這樣好,這可真是以德報怨。

其實在牧晚歌看來,親人之間,哪裏有什麼以德報怨這一說呢?親人永遠都是親人,即使是有著自己的小心思,但是也要相互體諒,相互成全。

尤其是她這樣的人,得到了一點點的溫暖,就想要拚命的去抓住,恨得時候恨不得老死不相往來,愛的時候,又隻恨不得要將自己的心都掏出來。

本來她對牧家的人已經是完全不抱有希望了,但是昨天他們的舉動,卻讓她還想要再去爭取一下,爭取一下親情的溫暖。

很多的時候,身在其中的人,往往不知道珍惜,隻覺得離開了家人的陪伴,自己同樣的可以過得更好,總是嘲笑父母的愚昧,不懂他們的心思,可是身在局外的人,卻羨慕著他們有人嘮叨,有人關懷,有人心疼。

親人之間,永遠都沒有隔夜仇,骨肉血脈都連在了一起,父母創造了你,給了我們生命,有什麼隔閡不能夠用愛與包容的理解寬恕的呢?

若是有極大的惡,那便罷了,若隻是一些生活的小摩擦,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不如寬恕了罷。

有時候,愛比恨要難,相愛就必須要低頭,可是學會低頭真的很難,人們總是高傲的揚起頭顱,似乎先低頭好像就會先輸了一樣,其實不然,低頭,並不代表著是妥協,而是一種方法。

就像此刻,牧晚歌一低頭,張氏的心便軟了一般,她不過是小小的舉動,不過是給她擺好筷子,盛好早飯,她就感動的不得了了,整端飯都是垂著頭吃的。

牧晚歌給她夾上早上新作的酸白菜,道:“不知道奶奶您喜不喜歡,您知道的,我的手藝一向是不如您,若是不好吃,您也不嫌棄。”

張氏嚐了一小筷子,依舊沒有抬頭,隻道:“你的手藝其實已經很不錯了,家裏麵的這幾個孩子,屬你最為優秀。”

“是嗎,奶奶您這誇讚我可是不敢當。”牧晚歌笑了起來,她沒有想到,這張氏竟然如此的好哄,以前十幾年來,都沒有聽到她誇讚自己,今天自己不過就是給她夾一筷子菜,她就這樣誇獎自己了,這可真的是難得呀。

“這粥您覺得怎麼樣?”牧晚歌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