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書包裏裝著世界(1 / 2)

“謔喲,同學,你個子這麼,書包這麼大,比其他同學的書包都更大更重,裏麵都是什麼東西?”慈眉善目的中年男人微笑著拎起代注恒的書包問。

“世界!”代注恒驕傲的嚷道,童聲引來一陣周圍人群的笑聲和扭頭觀望。

“什麼?”代注恒身旁的高個子鍾華納悶起來。“世界怎麼可能裝在書包裏?”

鍾華個頭已經一米五幾,比代注恒一歲半的他卻比代注恒高大半個頭,而且身體也壯實許多。

“哦——?”中年男人點著頭,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仔細的打量著代注恒。中年男人坐在“大客車”的不靠窗靠走廊的座位上,坐在他裏麵靠窗戶的座位上的另一個頭發有些花白的男人本來和他正在聊著什麼“國家86計劃”的話題,因為鍾華主動的走近中年男人身邊站著,並且還喊了一聲“王所長好”,於是兩個坐在一起聊的男人被打斷了話題。

鍾華站在中年男人身邊禮貌的打了招呼之後,這個被叫做王所長的男人自然要關心一下鍾華這些學生。

“鍾華嗎?都這麼高啦,我記得上次你才這麼高嘛,還總是把流出來的鼻涕又吸進去,一晃就長這麼大啦。嗯,歲月催人老啊,我們這些人眼看著就變老啦。”

看來鍾華家可能和這個王所長比較熟悉,不定還是親戚呢。

“你今年才多少歲啊,也就四十多點嘛。你們都喊老啦,我們這些人不是更老掉牙,沒有用啦。哈哈”花白頭發的男人插話表示不同意王所長的法。

“是啊,你們是第一批到這裏來開拓的人,你們的青春都是奉獻在院裏的。我們這一批農校畢業後就來到這裏,這一晃也是二十多年了。科學的未來還是屬於他們第三批和第四批的年輕人咯,還有這些娃娃,未來我們國家的一切都要靠他們來創造喲。”

“我們當年到院裏的時候,那裏什麼都沒有,就是一邊灘地,不過空氣那是真好,景色也很美麗,野雞野鴨白鷺翠鳥什麼的都很多,河裏隨便一網都有魚,不河裏那時有三十幾種魚,就是我們經常打起來的魚也有五六種嘛。那個時候所裏什麼都沒有,真正是一窮二白,白手起家的。”花白頭發的男人感慨起來。

“是啊。我們院的情況和我們國家的情況也是差不多的,當年什麼都沒有,現在卻漸漸的已經有了大好局麵,未來隻會越來越好的。當年知識不算什麼,有點知識的都是人才,隻要肯幹,什麼人都能夠成為國家建設的功臣,現在可不同了,最近幾年我們院裏來的可都是大學生咯。他們有些觀念就是比我們新,膽子就是比我們大,能力就是比我們強,經過風雨考驗之後,但凡能夠吃得苦敢於拚命幹的就一定會做出大成績來。”

“我們當年什麼都不懂,還不是照樣幹出成績。不是我們自誇,當年那種條件,要不是我們去開拓出來,現在你們這些年輕一代的或者更年輕的大學生們,還未必吃的這個苦,能夠這麼瀟灑呢。”花白頭發的男人似乎對王所長對人才的看法持不同的觀點。

“那是時代不同嘛,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需要,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特點。我就是這麼看的,大學生們整體要強於我們這些老一輩的,不過知識層次高不代表思想境界高,麵對現在的商品經濟,有些人就經受不住大風大浪咯,我們搞科研的,經受不住寂寞,經受不住清淡,總想著一蹴而就、一鳴驚人,那就失去了腳踏實地的作風,一定是幹不出好成績來的。”

這個王所長就是資漢農科院雜交水稻研究所的所長王山河,著名的水稻專家。當然,起水稻專家,全國甚至全世界恐怕都沒有人比得上袁隆平院士,其實,中國可不止一個水稻專家,中國的雜交水稻科研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是以袁隆平院士為代表的一批中國水稻科研工作者共同的努力所帶來的。

王山河是出生在解放前的外地人,解放後,成長於紅旗下,屬於新中國第一批由新中國自己培養起來的知識分子。他們沒有讀大學,不代表他們不能讀大學,主觀原因還是家庭中孩子多,條件艱苦,希望早些工作。

科技的春到來了,王山河這批知識分子迅速成為中青年骨幹,成為科技前沿的衝鋒者,他們要抓住人生黃金時段的尾巴,既實現自身價值,又實現社會價值,幹出一番事業,成就自己,彙報祖國。

由於在專業上做出了不的成績,王山河不但在這個省內很有影響力的農科院當上了二級水稻所的所長,而且還當選為市人大代表。可以,在農科院這個知識分子紮堆的地方,王山河屬於專業型有級別的領導幹部,地位絲毫不比一正三副院級領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