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兒臣第一時間獲知,曦月氏族新女王,在自己的登基大典上,公然對外放狠話,說誰敢再傷害……自己的救命恩人……擎,天,她就會滅其九族,並當眾發了誓”。
“囂張!仗著那老妖,她簡直不知天高地厚!”,紫薇大帝有意不憤道,想挑起眾臣的不滿。
“是啊!是啊”
“一個小小的曦月氏族,都幹預起九重天的內政了,簡直欺人太甚!”
“依我看,直接出兵,滅了那曦月氏族,也能給那老妖……一點顏色看看”
“對!讓他們也知道,九重天也不是好惹的!”
紫薇大帝亮明態度,一下大臣隨後附和,一時間群情激動。
想讓眾臣了解情況,但不想讓他們被帶偏,天君見殿下到處交頭接耳,忙厲聲打斷,“肅靜!……昌瑜,你且說說,英招師徒……怎會突然出現在永康城?又怎會殺了永漣?”。
昌瑜更加看懂了,父君畏戰的意思,應該還沒有打算,對北天庭出兵報複。
昌瑜發現,紫薇大帝偏向主戰,大臣們也成功被煽動,因此,他附和著天君的問話,一步打著擦邊球,一邊繼續慫恿。
“是!兒臣通過多方觀察,發現永定城……是一片繁忙景象。
因為各部族國主等,都一起湧進永定城,去朝拜帝九淵,或是巴結他帶去的權貴,各方都忙的不輕。
兒臣以為,他們專心自己的事情,無暇他顧,因此也沒有太上心……永康城的安危。
沒曾想,替兒臣觀察局勢動態的永漣,被前來打擊報複的……英招師徒碰到,並直接下了死手!”
對又抹起眼淚的昌瑜,天君表現出不耐煩,“說!他們既然如此忙碌,怎會突然出現在永康城?是不是你們……主動招惹了他們?”。
“絕對沒有!兒臣和赫胥氏族國主,采取的是靜觀其變,沒得到父君的授意,沒有絲毫打擾他們,是他們主動上門的。”,昌瑜果斷否認。
天君催問:“他們為何會如此?他們想要幹什麼?”。
昌瑜按照母妃提前告訴自己的,應該如何該問題的說辭,從容地應對。
“父君,他們是衝著兒臣來的,他們想殺的……更是兒臣!”
這正是天君想過的答案,連香妃都一下看到此點,聽昌瑜也如此說,天君更斷定了自己猜想。
雖然天君心如明鏡,卻還揣著明白裝糊塗,“何來此話?”。
昌瑜兩眼含淚,依照早已想好的答案回複,“回稟父君,其實,從兒臣揭發……擎天與北天庭的有勾連開始,尤其是擎天……被懲罰後,兒臣就遭受過……多次暗殺。隻是兒臣命大,沒有受到傷害。
昨日晌午,曦月氏族女王……剛放出狠話,晚上英招師徒,就潛伏進永康城,並殺了五弟永漣,他們殺完就撤,沒有任何的戀戰”。
天君明知故問:“永漣,與他們毫不相識,更沒有結什麼仇怨,他們為何要殺他?”。
昌瑜繼續演到,又流下兩行傷心淚,“兒臣以為,他們是錯將五弟,當成了兒臣。
他們想殺兒臣,一來是報複兒臣,對擎天的揭發,讓他身敗名裂。
二是想做給天下人看。她身為曦月氏族女王,會言出必行,並有能力……兌現自己的當眾誓言,並讓天下看看,她連天家殿下都敢殺,還有誰敢自不量力”。
“小丫頭片子,簡直不知天高地厚,膽大包天!”,紫薇大帝氣的爆了粗口。
太白金星一直負責有關北天庭的事宜,在兩界,發生殺了天家殿下的事,自覺自己信息落後,他不免有些心慌氣短,自是不敢再懈怠,立馬站出來表達意見。
“天君,臣以為,英招大鬧永康城,還有意謀殺天家殿下,不單單是在響應……曦月氏族女王的叫囂。
試想,英招,可是帝九淵身邊的近臣,最近一段時間,也一直活躍在兩界地帶,還不斷鼓動曦月氏、有扈氏等族,不斷侵犯我邊境,有熊氏等族,尤其是曦月氏族飽受其害。
臣以為,在曦月氏族女王登基的大日子,英招公然支持……曦月氏族女王……為前太子擎天叫屈,他還敢殺天家殿下,這明晃晃……就是故意挑釁,其背後的之人……定是北天帝”。
好戰的勾陳一直是個主戰派,曾跟著昌瑜一起,進言對北天庭動武,但被擎天阻攔,最後被天君給駁了回去。
現在,北天庭鬧出這麼大的亂子,性如烈火的勾陳,又沉不住氣了,忙出列跟著插話戳火,“天君,北天庭欺人太甚!已騎到我九重天的脖子上,我們再不回應,就要被天下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