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白塔公園。
園內有座白塔而得名,除塔之外,再無其他。
白塔建於何年,已不可考,其屬喇嘛教寺院的塔製。
塔形上圓下方,富有變化,塔頂設有寶蓋,並飾有日、月及火焰花紋,以示“佛法”普照大地。
塔身為覆缽式,見磚石而不見木構架。基座為石砌須彌座,中部塔肚,上部由十三重相輪組成。
依白塔周圍,二三席地而坐算命人,身前置一塊四方白布,上有晦澀難懂之卦言,輔以形似八卦圖案,年複一年,為木林召農牧民指點迷津。
“這位,留步,來上一卦,不準不要錢”,一位著普通灰白襯衣、藏藍色粗麻長褲的中年男子,招呼著散步的行人。
一位路過的大媽,白了眼中年算命人:“去去去,甚人了,我無病無災,算什麼命。”完,大媽搖曳著肥胖身軀走過中年男子算命攤。
木林召鎮,地處北疆,屬晉語係方言,少數民族眾多,以蒙古族占多數,但民族融合深不見底,大多都不會本民族語言,以晉語係方言為主。
被大媽白眼的中年男子也不多話,抽著旱煙袋,悠哉悠哉的繼續觀察著遊人。
……
肥胖大媽站在遠處的垂柳下,瞅著西斜的太陽,從兜裏抓一把瓜子,另一隻手從掌中捏顆瓜子,張開嘴,隔空一扔,進入嘴裏,隨著一聲輕響,舌尖一頂,瓜子皮沿著皸裂的嘴唇滑落,掉入沙土裏。一會功夫,肥胖大媽腳底下鋪著一層瓜子皮。
這時,遠處走來位消瘦大媽,穿一件消暑短袖,腳踩一雙膠底布鞋,迎著柳陰中肥胖大媽走來。
“他嬸子,來了啊?”瘦大媽走向胖大媽,人未至而聲先到。
胖大媽吐出瓜子皮:“你咋才來,都黑了。”完,看了一眼西邊高掛的太陽,有些底氣不足。
“我何鳳英,瞧你這性子,這日頭,氣涼爽,正好降降你的火氣!”瘦大媽完,伸手從名為何鳳英手裏,抓了幾顆瓜子,自顧自吃將起來。
胖大媽沒接話茬瞎咧咧,口氣折轉:“桂英啊,你上次的算命先生在哪啊?不會是那位吧?”完,何鳳英嘟嘴指著方向。
名叫桂英的瘦大媽轉頭看了看,遠處抽著旱煙袋的中年男子正招呼著路人,藏藍色的粗麻褲子上覆著油漬,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光。
“瞧那德行,騙吃騙喝的貨色,哄哄老頭老太太還行,內中哪有真本事。”桂英鄙夷道。
“那……你的算命先生在哪?”何鳳英沒理睬桂英的不悅。
“什麼先生先生的,不就是個算命的嗎?咋能稱先生呢。”
“哎,我劉桂英,你今吃錯藥了?不是你和我有個算命的麼,還一口一個先生,咋?今就成算命的了?”何鳳英沒好氣的。
劉桂英今日出門,與當家的吵了一架,起因就是劉桂英口中的算命先生。
……
月前,劉桂英侄女到旗人民醫院複查,在她家借住幾。
侄女家住鄉下嘎查村,一年前突然嘔吐不止,盟裏各大醫院跑了遍,都無法醫治侄女的病。看著日漸消瘦的侄女劉霞,劉桂英悄悄抹了幾次眼淚,苦命的娃兒。
在她家借住期間,劉桂英每日陪劉霞到白塔公園遛彎。
一,二人像往常一樣來到白塔公園,路過高聳白塔時,見一位學生模樣的少年,約摸十七八歲,在白塔底座周圍長形石條台階上端坐著,右手拿著一本《大唐雙龍傳》,左手捏著粒石子無意識的在掌中把玩,旁若無人,沉浸在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