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興十四年春,秦郡安縣,城外古道邊。
春風十裏,楊柳依依。
古道邊,一老一少正向前徐徐前進,春風拂麵,少年顯得愜意十足,老者含笑,二者默默向前走著。
“師父!”少年突地叫了一聲。老者抬頭一看,一座高聳的城牆便出現在眼前。“到了。”老者撚著胡須,笑道。
秦郡雖然是大晉西邊陲之地,然而安縣卻位於秦郡最東邊,毗鄰京兆,京兆的商人們入秦大多是走此路。
就在此刻,安縣城門人流如織,川流不息。
“三年了,安縣還是一點都沒變。”少年感慨道。
老者微微一笑,道:“對於這古城牆來,三年不過是滄海一粟;不過,對於此城中人來,卻是悲歡離合,物是人非。”
少年好似頗為讚同,點了點頭,對著老者:“師父,我們些快進去吧。”顯然,已經對此種事情習以為常。
剛入城,麵前一條筆直的大道向前直設。此道名曰“安民”,安民大道直通縣衙。
此刻,安民大道上擠滿了人,行人往來,熙熙攘攘。道旁兩側,林林總總地開了許多店鋪,什麼酒樓客棧,青樓楚館,不一而足。
有販挑著自家所做的東西沿街叫賣,耳中聽得的是各式各樣的討價還價的聲音,不僅有燕人的粗氣連枝,也有楚人的軟言慢語,嘈嘈切切,好不熱鬧。
當然,最多的還是匆忙趕路的行人,車轍聲、馬嘶聲混雜,更添幾分市井氣息。
少年艱難地行進,老者在後麵跟隨。一直走到了安民大道的盡頭。
百尺之外,仿佛有一道屏障將人分隔開,一旁擁擠異常,一旁卻空空蕩蕩。
縣衙兩旁,自是住著達官貴人的地方。
左邊,是居住著地主士紳的尚裏,右邊,是住著商賈達官的冠裏。
老者對著少年,依舊是慈祥的模樣,:“既然已經把你送回來,那我便走了。”
少年好奇地問道:“您去哪裏呢?”
老者轉身,頭也不回地道:“找人手談去!”
少年望著老者遠去的背影,悵然若失,不過這股悲傷子勁很快便被歸家的喜悅所替代,待老者走遠,少年便徑直走進了冠裏。
守裏門的兵卒也未加以詢問,倘是尋常人進冠裏免不得畏畏縮縮,戰戰兢兢,住在此地的貴人便不會,這少年定然是此門中人,兵卒萬萬開罪不起。
“李府。”少年抬頭看了看高懸於頭上的匾額,敲了敲門。
“李老爺不在,請擇日來訪!”裏麵傳出一個稚嫩且慵懶的聲音。
“是我。”少年平淡地。
門開了一個角,從裏麵探出一個頭,眼睛滑溜溜的,在仔細打量著少年。隻是覺得麵前此人頗為眼熟,忽而又像憶起了什麼,難以置信地:“你是少爺?”
少年點點頭。
“華兒?”少年不確定地。
大門洞開,隻見華兒走出來,驚奇地道:“你真是少爺!”華兒又似是想起了什麼,大叫道,“少爺回來了!少爺回來了!”
秦郡有民謠:“風且休兮,大人出行。出行何為?為民謀之。蕭兮瑟兮,琴兮笙兮。大人善德,終以記兮。”
其中的大人,便是這座李府的主人——李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