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一人身披盔甲,手持雙劍,滿身鮮血,快步奔上山來,向一戎裝男子道:“顧左使,敵人以十倍之眾將我們團團包圍,下山之路盡數堵死,我們快擋不住了!”
那顧左使對身旁兩人道:“劉兄、謝兄,你們率玄武堂弟子增援,其餘幫眾全部撤回,把林右使換上來。”二人領命下山。
不一會,遠處一騎飛馳而來,馬上那人身著燦紅鎖金鎧,手持丈八蛇矛,背後斜插金紋紅麵旗,上書一個大字“林”。
馳近跟前,那人翻身下馬:“顧兄,你找我?”顧左使問道:“大哥,現在山下情況如何?”
林右使道:“奎字旗被殲,張兄弟戰死,現在玄武堂頂著。他媽的!我本以為他是想吞了我風雲、乾雲二門,誰知竟然動到我頭上來了。”
顧左使道:“此次他們打著收取‘清玥玨’的旗號,實則意在除我二人。唉,幫主此次命我率三堂七旗下山,如今卻損折過半,縱使回的去,我還有何麵目見眾家弟兄。”
林右使也是歎息:“賊子奸計,防不勝防,也怪不得你啊。”
忽聽得東方一人喊道:“顧左使,地道通了!”
顧左使精神一振:“晏大哥,知會各旗從地道撤退,朱雀堂先行,白虎堂居中,玄武堂殿後,快!”
“是!”
不到一炷香時間,山下幫眾已盡數撤走,隻餘下玄武堂尚在死守,玄武堂鬥字旗旗使劉青武奔上山來:“顧左使,玄武堂快守不住了,你們快撤。”
顧左使眼睛死死盯著山下,一咬牙,道:“玄武堂也退。”劉青武道:“敵人有三萬,玄武堂一退,地道就不保了。”
“退!玄武堂也退,山下我來擋住。”
劉青武一愣,旋即明白:“不行,我……”
顧左使不待他完,已拿出一塊紫金令牌:“紫雲令出,如幫主親臨,命劉青武率玄武堂鬥字旗與危字旗自地道撤退,至疾雲門會和,不得有誤。林右使留下,有要事相商。”
…………
十六年後
九音穀
“叮!叮叮!叮!”山穀空地上,兩個孩一人拿棒,一人使劍,拚鬥在一起,兩人棒與劍初時使得還頗有章法,鬥到後來,卻變成了一味的胡打,比起了蠻力。
那使劍的男孩道:“不就是弄壞了你長劍嗎?待會去秦老叔家給你打把新的就是了,這等事,幹嘛非動刀動槍。”他今年十一歲,比那使棒的男孩大上兩歲,心智也要成熟一些。
那使棒的孩道:“誰要你的,我那劍是阿娘送我的生辰禮,比一般劍不知好到哪兒去了,你怎麼賠啊?”罷便是當頭一棒砸去。忽聽得一聲大喝:“住手!”手中棒已被人奪了去。
隻見一個少年滿麵怒容站在兩人中間,此人一身素衣,身材修長,氣度雍容而毫無驕矜之氣,腰懸長劍卻不含殺伐之意,容貌雖非上等,舉手投足之間,卻給人一種極其自然的風度。
那使劍的孩頓時如釋重負道:“大師兄,你來了。”那使棒的孩還想爭鬥,卻又不敢,兩手垂在身側,叫了聲:“大哥。”
原來這三人均是四川九音穀的弟子,那使棒的孩叫顧北辰,剛滿九歲,使劍的叫顧承風,今年十一歲,最後的少年名為顧清弦,如今已十六歲,是九音穀二代弟子中年齡最大,入門最早的。顧北辰年齡,尚未拜師,是以稱呼顧清弦“大哥”。
顧清弦看著兩人道:“發生了什麼事,承風,你來。”
顧承風道:“剛才我與辰弟過來時,不心把他佩劍掉到山崖下去了,我已答應陪他一把新的,他仍是不肯,非要與我爭鬥,幸好大師哥及時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