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山裏有座廟(1 / 3)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座山,山裏有座廟,廟裏有兩個和尚,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和尚,有一,老和尚對和尚:“和尚,我給你講個故事”。

“我不聽,我不聽”,和尚的頭搖的跟個撥浪鼓似的。

“真不聽?”老和尚慈祥的笑道,臉色一片枯黃。

“不聽、不聽、就是不聽”,和尚躥上老和尚的身上,狠狠的抓了一把老和尚的胡子。

老和尚頓時疼的嘴都歪了,隨即大笑了一起來,又咳嗽了起來,“來、來,這次我就不講和尚和老和尚的故事了,我和你講講和尚之前的故事,和尚是怎麼當了和尚的,好不?”

“哦,那你倒是講講看,若是不好聽,玄子就不跟你玩了”,和尚聽老和尚這麼,便好奇了起來。

“在很久很久以前?”,老和尚道。

“很久很久以前究竟是多久以前呢?”和尚問道。

“哦”,老和尚陷入沉沉的一陣思索中,又將目光凝視在和尚臉上。

“那……大概是十四年前的一個早晨,還蒙蒙亮,為師那時還年輕,正準備出門挑水,誰知一打開廟門看見門口放著一個包裹著的嬰兒,居然是醒的,那個嬰兒正睜大著黑眼睛瞧著我呢,臉紅撲撲的,見著我一點都不怕,真是可愛極了。我趕緊抱起了這個孩子,大聲高喊是誰家孩,卻無人應答,我喊了許多次,見無人認領,也隻能作罷。為師當時想,我受恩師衣缽,來此創寺,此寺也就為師孤身一人,且留下這孩兒做俗家弟子,待過些時日,親生父母自會前來認領,再交還於他們。為師還記得,可能是餓了,那,這孩子整整哭了一上午,把為師急的,於是為師便背著這孩子下山,挨家挨戶的化緣,打聽哪戶有哺乳人家的,好在村民們都是熱心人,一個個幫我去找和打聽,才有了你那一年多的奶水,這孩子還特能吃呢,周邊的鄉親們都喜歡這孩子,後來還有不少人送奶水來廟裏的。卻沒想到,這一養,就是十四年,遲遲不見這孩子的親生父母前來認領,想是這孩子的父母遇到了什麼難事,這十四年,為師除了念經、打坐、參禪,便是教這孩子讀書、念字、習武,將一身本領傳授於這孩子,這孩子性調皮……,哎,隻可惜,為師恐怕再也等不到他父母來的那一了”,老和尚邊邊淚流滿麵。

“師父,玄子什麼都明白了”,和尚也已是滿含淚水,聲音帶著微微顫抖。

“玄子,今,為師把隱藏了十四年的秘密都告訴你,你一直問我你是從哪裏來,為師一直騙你是怕你太,知道了會出走做傻事。你不是為師從叫花子堆裏撿來的叫花子,你有自己的父母。隻是從此以後,為師再也不能教你什麼了”,老和尚的臉更加蠟黃蠟黃了。

“老和尚,你怎麼了?身體是不是不舒服了?”和尚趕緊遞上一杯熱水和一粒藥丸給老和尚。

“沒事,沒事,為師就是有點累了,不礙事,不礙事,你去為師房間,床板下麵有個木箱子,用這把鑰匙,把那裏麵的東西取出來”一邊一邊吞下了藥丸。

和尚拿過鑰匙,依照老和尚的吩咐,將箱子搬到了老和尚麵前,又將箱子裏的東西取了出來。

一件包嬰兒的紅色繈褓,那布早已褪色泛白。

一塊玉佩,玉佩中雕了一頭獅子,獅子威風凜凜,神態逼真,玉佩之做工極其精美。

一張泛黃的信箋。

“玄子,打開那個信箋”,老和尚微笑的看著和尚,眼神中流露出欣慰的眼神,臘黃的臉似乎白了一點。

玄子打開信箋,隻見上麵:

第一行寫著:“癸酉年,己卯月,丙午日,醜時”。

第二行寫著:“本姓楊氏,不可再用,方可保孩兒一生平安,切記切記”。

第三行寫著:“乳名:玄子”。

第四行寫著:“拜叩好心之人、再拜、三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