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八百裏水泊梁山(1 / 2)

一眼望不到邊的八百裏水泊碧波蕩漾。

水泊中間嵌著一座島嶼。

既是一座島,也是一座山。

山雖不高,隻有區區一百丈。

卻是不,東西十裏,南北三裏,方圓整整三十裏。

西漢時,文帝之子梁孝王葬於此山,故得名“梁山”。

又因此山置於水泊之間,故而人們便把“梁山”與“水泊”之名合著念了,喚作“梁山泊”或是“水泊梁山”。

青石條砌成的寬一丈、長不知幾許的石牆繞著山轉了一圈,最終在正南方向合了圍。

此處開了一寨門,置身此處,但隻見一座座石牆鴛鴦青瓦房星羅棋布於青鬆翠柏間。

山半腰正對山門處建著個單簷歇山頂的大房子,房簷下懸著大木匾,匾上陽刻著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忠義堂。

堂前立著根一尺粗細、近十丈長的杉木旗杆,旗杆頂上懸著麵杏黃大旗,大旗上用漢隸繡著“替行道”四個大字。

忠義堂後建有一所大廳,名為“雁台”。內供奉梁山泊托塔王晁蓋及列位亡故的弟兄。

“太乙尊坐蓮台,

十殿閻君兩邊排。

判官展開生死簿,

攝召靈魂受度來……!”

雁台大廳裏的供桌上擺滿了嶄新的靈牌,入雲龍公孫勝腳踩雲勾鞋、身穿紫法衣、頭戴蓮花冠、手持招魂紙幡站在大廳中央高誦超度經文,兩邊分立著十八名身穿經衣手持三清鈴、罄、木魚等法器的道人。

七日前,童貫率大軍十萬來討伐梁山,卻中了宋江的十麵埋伏,童貫兩戰皆慘敗,铩羽而歸。

梁山泊雖大獲全勝,卻也折損了不少弟兄。此時,公孫勝等已和一眾道人為陣亡的弟兄做了六的“鐵罐施食超度大發會”,今日是最後一。

法會馬上就要結束,接下來便要將陣亡眾將士下葬,入土為安了。

罡地煞一百零八將已排了座次,而今他們全都跪在了雁台大廳的門外。

及時雨宋江望著寫有“宋安之靈位”的靈牌黯然淚下。

宋安是宋江之子,在此次對童貫的水戰中溺亡。

“太乙慈尊大寶蓮,

仙童接引下三。

香風吹散人間事,

拔度亡者早升仙!

施食周全,功德圓滿!升得道,入土為安嘍!”

公孫勝將手中的招魂紙幡在火盆上點燃拋向空中一聲長嘯!

幾千口棺木被同時抬起走向後山的墳地。

後山之上築起了幾千座嶄新的墳。

……

夜色下,望著刻有自己名字的墓碑和剛被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用狗腿刀撬開的棺材、掘開的墳,還有那墓碑上刻著的字:

“大宋宣和二年暮夏,父宋公明泣血立。”

他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他也叫宋安,也是個死人。

可他死在了二零一九年秋日的雇傭兵戰場上,並非死在宋朝。

他今年四十歲,十五歲之前住道觀裏當道士,十五歲後時加入師父在F洲組建的雇傭兵隊伍,後擔任隊長。今日受雇在西非某地執行任務被流彈擊中,當即斃命。

道士經曆的他堅信世間存在輪回轉世和穿越時空,不然他怎麼會到了這裏?